统计信息
浏 览: 160451
文 章:124篇
评 论:474篇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艺术史写作与价值判断发表于2010-01-06
- 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做好铺垫工作 2001年以来,我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六集);《新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0-2005》;明年1月还将推出《聚变:中国当代艺术图鉴2005-2009》。(1)虽然这些不同版本的图鉴按时间顺序,以文图对照的方式介绍了众多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但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史本身,至多只能算是图录史。实际上,它们不过是我为日后即将从事的当代艺术史写作所做的准备工...
- 面对“图像转向”的批评发表于2009-11-24
- 当代艺术曾经是不同不同寻常的试验场所,比独立的哲学想象所能达到的还要丰富,无法估量。至少对一个艺术怀有兴趣的哲学家而言,能够生逢其时真是妙不可言。——(美)阿瑟·C·丹托(1) 自从2002年以来,根据特定的学术定位,我在深圳美术馆接连策划了一系列当代油画展,并出版了相关画册。它们分别是“观念的图像”展、“图像的图像”展、“嬉戏的图像”展、“...
- 水墨艺术应表达现实关怀发表于2009-11-20
- 情侣(国画) 刘庆和 水墨画如何进入当代,现在还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水墨画能够完成语言上的重大转换,这本身就是具有当代性的表示。受其影响,一些现代水墨画家的作品虽然越来越精致,却日益走上了风格主义的道路,加上与现实生活的疏离越来越大,他们的作品也失去了原初的活力,给人一种无限重复的感觉。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当代性并不限于风格、语言、形式上的原创,还应当包括思想和精神的价值。具...
- 解读琴湾发表于2009-10-13
- 相关链接: “月夜·天禅”刘艳琴(琴湾)作品展 ...
- 新兴水墨的发展——从现代水墨到当代水墨发表于2009-09-11
- (1)关于现代水墨画的定义 正像“五四”以来每当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都会引起水墨画改革的大讨论、大变化一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再度引起了水墨画界对这个敏感话题的讨论。由于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经济与科学的现代化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因此,很长时间,“现代性”便成了相当多水墨画家都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而所谓水墨画转型的事实正是以建设现代社会和呼唤现代思想为前提的。 ...
- 鲁虹:成都双年展的“叙事中国”主题非常好发表于2009-09-03
-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我觉得成都双年展所定的主题“叙事中国”非常好。“叙事”一词在文学评论中运用得比较多,特指运用书面文字来叙述事情。由于过去的古典主义绘画与现实主义绘画往往借助宗教性、民俗性、政治性或文学性的文本来安排画面中的图像与场景,所以在相关的绘画评论中,也常常会借用这一概念。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冲击文革中“内容决定形式”的创作模式,有些中国的前卫艺术家大胆...
- 董小明的水墨创作发表于2009-02-20
- 董小明 《荷》 与许多水墨艺术家不同,董小明是一个集文化行政、展览策划和艺术创作于一身的人。而这种特殊的处境不但造成了他特有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方式,也促成了他对水墨创作的独特理解。整体地看,他的水墨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市山水画”(或称“都市水墨”);另一类则是对历史题材“墨荷”的再创作。如果说,在前者中,他是力图根据时代的新变,开拓水墨画发展的...
- 历史即解释发表于2009-02-20
- 《20世纪中国艺术史》 吕澎 无论一个艺术史家多么希望客观地书写历史,他也没有办法全面地重现历史。事实上,过去出现的艺术事件、艺术品与艺术家,不仅浩如烟海,无限复杂,而且零碎不全,杂乱无章。因此,任何艺术史家在书写历史的时候,必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框架或学术标准去组织或处理特定的历史材料。这也正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感叹“有多少艺术史家就有多少种艺术史”的原因(转引自《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