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朱万章谈书鉴画

朱万章

朱万章

RSS订阅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62924

文  章:88篇

评  论:20篇

 
石景宜与岭南书画家发表于2017-07-14
  石景宜(1916—2007)因其广泛的人脉与热心公益的善举,广结善缘,与书画家之间的因缘即肇始于此。现在所见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藏品里,以石景宜或石景宜伉俪上款为主的书画就占了绝大部分。在这些凝聚着石景宜伉俪与艺术家深情厚谊的书画中,岭南书画家作品便占据半壁江山。这些岭南书画,或因作者本身为粤籍,影响及于海内外;或因作者虽为外省籍,但长期寓居岭南,于广东书画居功至伟。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
折衷革新 独树一帜——高剑父《罗浮香梦美人》赏析发表于2017-07-13
  高剑父(1879-1951),广东番禺人。他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拜于广东著名花鸟画家居廉(1828-1904)门下,开始学习花卉、草虫的画法,奠定传统国画根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高剑父再拜同门好友伍德彝为师。伍氏为晚清广州望族,其父伍延鎏亦为画家,所居曰万松园、镜香池馆、浮碧亭等,富藏历代名家翰墨。高氏从居廉的学习经历使其熟练地掌握了自清初恽南田以来的没骨花卉画法;从伍德彝又得以遍览伍氏...
陈半丁与陈师曾发表于2017-06-15
  陈师曾(1876—1923)的继母于1923年农历六月廿九日卒于南京散原别墅,他悲恸欲绝,几不能自拔,其画侣陈半丁(1876—1970)遂为其创作了一件《槐堂思亲图》(“槐堂”为陈师曾斋号),以纪其“思亲”之痛。陈半丁在画上题识曰:“槐堂思亲图,癸亥九秋大病初起,灯下写此,陈年。”所绘陈师曾枯坐于山石上,身着长袍,脸庞瘦削,面容憔悴,若有所思,一颗古松矗立于前,树干遒劲而枝桠斜出...
潘天寿的蔬果画发表于2017-05-04
  潘天寿(1897—1971)以花鸟、山水见长,兼擅人物,在指画创作与理论建树方面也卓然有成。他所写大写意花鸟,多以鹰、鹫、鸽、蟾蜍、蛙、猫、鱼、麻雀、八哥、螃蟹、鹤和松、菊、梅、竹、荷、柳、芭蕉、菖蒲、兰、芍药、灵芝等为描写对象,且与山水相融合,构图奇崛,赋色明艳,一如他自己所说:“荒山乱石间,几枝野草,数朵闲花,即是吾辈无上粉本”。正是这种独具一格的画风,使其在二十世纪画坛特立独行,奠定...
画家诸涵致苏庚春信札发表于2017-04-12
  诸涵(1929—2012)是活跃于二十世纪画坛的花鸟画家。他字桂樵,别名大声,浙江安吉人,画家诸乐三(1902—1984)之子。除自幼随其父习画、传承衣钵外,他还分别于1948年入杭州国立艺术学校、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过正规的西式美术教育。同时,他师从王个簃,并受美术名家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亲炙。他擅长中国画,兼擅油画、书法、篆刻,先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尤以花鸟见长...
“花埭记往”陈凝丹致苏卧农信札解读发表于2017-03-22
  “花埭”位于广州城区西南隅,属于现在的芳村区。其早先为河滩草地,自明代起便有居民在此开荒种花。初名“花埭”,后因其谐音而改称“花地”。如今,在繁华的街道中尚有花地湾、花地大道等名称,即是渊源于此。明清以降,此地多文人墨客驻足,留下诸多文苑雅事。清代诗人张维屏有《泛舟花埭》、黄遵宪有《花埭纳京》诸诗,而康有为则有“千年花埭花犹盛”诗句,晚清诗人梁修更有《花...
明清绘画中的画鸡图说发表于2017-03-02
  在绘画中,“鸡”是历代画家乐此不疲的重要题材。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以“鸡”为主题的绘画流传于世。直到今天,在画家笔下,仍然可以见到各种雄姿英发的“鸡”的形象。就其原因,不外乎在传统文化中,“鸡”承载着很多的吉祥寓意。早在汉代,韩婴便在《韩诗外传》中提出“鸡有五德”之说。所谓“五德”,是指文、武、勇、仁、信:因头戴冠者,所以称为“文...
披图见史 明清绘画中的历史画发表于2017-02-06
  历史画是以历史传说或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人物画。这类题材相较于纪事画,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很多从事人物画创作的明清画家,多有过历史画创作的经历。   在历史画中,历史人物的描写是最为多见的。历史上有名的一些文人或贤达常常是人们景仰膜拜的对象,如伯夷、叔齐、孔子、老子、张良、韩信、苏武、蔡文姬、吕祖谦、孔明、王羲之、竹林七贤、谢灵运、谢安、韩熙载、唐十八学士、李白、白居易、苏轼、宋江…...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