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文 章:43篇
评 论:1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昌盛的图像发表于2018-07-16
- 图像,宣告着对于视觉效能的信任、依赖和期待,借由此发展出自身的物质体系,同时被赋予不同类型的功能,譬如美学演绎、信息传递、文明佐证,或某种特定社会意义的抒发。然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图像在不同时代的意义,本质上是由同期特定社会关系所塑造,无论对于作者、观众、还是图像本体。换而言之,图像的视觉价值并非足够得以超越时间束缚,从而不朽;而是在时间的过滤中,图像的本体被塑造,同时舒展着弹性,以应对不同时...
- 意浮沉:南超X凝具发表于2017-09-11
- 意念,仿佛一道黑色的闪电,从历史的幽暗中而来,又纵身驰向未来。 南超近15年的艺术实践正是这个进程中一道微弱但坚强的光芒。无论是早期“游山玩水”系列的绘画作品,还是到2010年前后开始创作的综合材料的装置作品,均体现了艺术家对于见微知著的手法所秉承的执着追求,并且试图在其中提炼出一股精神符号化的、文人化的实践线索。在2014年的展览《往恒》中,南超首次展出这一拓展了二维创作的最新系列。他使...
- 卡塞尔的“危险”,巴塞尔的“蛋糕”发表于2017-07-11
-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同,也就决定了各自的实践使命和受众群体不同。算上威尼斯双年展,这四个活动每十年会聚首一次,2007年当时我也来看了,现在正好可以对比下。 因为工作关系,我的这次欧洲之行第一站其实是慕尼黑。在慕尼黑参观了几家德国工厂,这里的生产、资源分配机制和工作行事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框镜也就不自觉地带到了其他城市艺术项目的体验...
- 艺术可以为办公室做什么?发表于2017-05-09
- 艺术所在的空间属性与其观念线索一体双面——空间一方面赋予了作品具体的叙事语境,同时引导了观众对于艺术的想象、理解和阐释。 当作品从美术馆/画廊等象征意义的“白盒子”式艺术空间,出走于公共活动空间时,艺术品的象征功能随之消解,艺术品从而不再是纪念碑状的视觉图腾。设想在复合功能的商场——一种典型的公共空间,电影院、书店、餐厅和品牌专卖店成为了促进这个社区认同的视觉元...
- 一个好的策展人应具备怎样专业素质?发表于2017-04-18
- 今天策展人的工作,其实有点像一个邮差(这样的比喻可能不妥),把信息送到特定的观众面前。他必须要去考虑包裹里装的是什么样艺术的内容,以及你要传递给什么样的观众,这个首先要明确。其次,在传递包裹的过程中,依然是需要注意语言技巧和方式,这个过程是由艺术家和策展人所共同完成,这就关乎策展人组织展览语言的能力。第三,策展人在一个展览中的站位有别于艺术家,策展人所面临的是一个展览项目,所以策展人还必须有掌控...
- 数字化为美术馆带来了什么?发表于2015-12-26
- 数字化是一股不可逆也似乎不用质疑的时代潮流,正在汹涌地影响着全球艺术机构的传播策略。作为公共机构的美术馆如何评估自身的工作成果?抛开无法被量化的学术质量、对本地文化程度的潜移默化影响不谈,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美术馆而言,观众流量往往是核心指标之一。这个指标不仅对赞助人或投资方简洁有力,在美术馆管理层内部系统也往往成为资源分配和决策导向的判断准则。
- 效率,还是效率发表于2015-12-19
- 效率,还是效率。 今天的中国市民正生活在一个热衷强调城镇化进程的时代中,其中的大部分人不得不习惯以同样风驰电掣的速度来面对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从幼年的家庭作业到今天的职场培训,几乎无时无刻被灌输着对效率的追求,只不过期末考试换成了KPI,学校教师换成了由今天城市生活中的各种指标所化身成的一个面目模糊的庞然大物。随着现代文明觉醒而诞生的各种社会科学技术,则进一步诱导着使用者更加着迷于效率...
- 当新款轰炸机从我的头上飞过发表于2015-10-21
- 那天我正在南三环父母家阳台上喝香片看前一天的《北京晚报》,表妹冲过来喊“快看飞机来了。”伴着轰鸣声空警-2000、轰6K、歼11鱼贯而过,队形依稀未散,阳台玻璃窗有一些抖动。当新款轰炸机从头上飞过,一时分辨不清是激动还是紧张的感觉。仅从感官记忆来讲,这种场面我目睹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