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袁武:我的八十年代杂记发表于2016-10-21
  其实,记忆是不能选择的。不一定只记幸福或痛苦的事,往往更多的是闯入生活中的陌生事。八十年代伊始,我的生活悄然地转了一弯,自此走向另一个我,直至今天…… 考大学 80年春天的高考,是我艺术之路的起点。虽然少年时就开始画画,是无师自学,以临摹起家。一路地临摹芥子园、于非闇、刘奎龄的印刷品,从少年到青年。我曾带着工笔画的牡丹花和狮子、老虎等一大捆“临品”去参加高考报名,至今我还...
王华祥:我的另类经历发表于2016-10-14
  我考美院有些坎坷,八三年一次,八四年一次。贵州艺校的同学中有五个人考上了央美。他们是赵竹、周吉荣、余成、胡谋,我和余成头年落榜,第二年才考上,那时考美院的人除央美附中的应届生能考上美院,其他的人想都别想。首先,每个系每年就招几个人,全国的人尖都来拼抢这稀罕的机会,其艰难可想而知。赵竹拿到油画系四画室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到什么程度?借了一辆摩托车狂飙,居然在上坡时撞了棵大树,树没受伤但他的大腿断了...
李天元:美院八年那些事发表于2016-09-30
  1980年到1989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从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变成了个大学老师。这近九年中国社会发生很多大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变革,而这个国家的掌控者就在离我们学校不太远的中南海。虽然那时墙外到底发生了什么并不十分明白,而我偶然成为了这段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人,并从未停止过对这一切的关注。   80年我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 。我父亲是个军人母亲是做妇女儿童工作的,离开了家离开了熟悉的松花江边、友谊路98号、...
张永旭:梦想与服从(下)发表于2016-09-23
  我喜欢北京,因为他绝对是一个爷们城市,那时也没有现在这样多的雾霾。这是一个多朝古都所在地,空气里自然少不了弥漫着政治的气息,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红楼我还经常去欣赏一番,我喜欢这种味道,也能回想起十来岁时在101团阅览室里那些可以让我任意阅读的《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以及作为内部读物的《参考消息》。可能因此,我自然容易对崔健和八十年代后期的异常风云产生共鸣,重要的是我告诉自己,必须用已经掌握的绘画技能...
张永旭:梦想与服从(上)发表于2016-09-09
  我想,我是一个画家,但更像一位士兵,一位服从内心召唤的”士兵”。内心是人体最强大的指挥机构,它发出指令,要求主体实施行动,勇敢履行使命便是高尚的人。托尔斯泰,鲁迅,毕加索,梵高,安迪,海明威等等,所有这些令人折服的先辈们,几乎都是以服从内心召唤而成就其事业的,我崇拜这样的人。   迷人的鲜花在绿叶中争艳,健壮完美的人被设计得行动自如,奇异伟岸的建筑与城市相融,科学和艺术天才为世界创造...
孟禄丁:我在八十年代的求学生活发表于2016-08-26
  我16至20岁,在中央美院附中,是吃集体食堂,住集体宿舍度过的,宿舍是一个大教室,里面挤满了上下床,一个不隔音的胶合板墙,隔出两个空间,塞进我们全部的二十九个男生。晚自习后只有半小时洗漱,体育老师就会跑来,催赶着熄灯睡觉,早上天不亮就被哨声吹醒,迎着北京冬天刺骨的寒风,睡眼朦胧的顺着美术馆后街跑到宽街,再顺着旁边的胡同跑回学校,然后,做早操上早自习再吃早餐,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四年,体育老师姓余,他的外号叫...
李迪:八十年代的记忆片段发表于2016-08-19
  八十年代的那十年,就像一张表情丰富的脸,这张脸有时真实质朴,让人充满期待。有时阴险狡诈,使人悲凉绝望。但我们毕竟用自己的珍贵的青春时光体验了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得时代,用自己的眼睛读到了那个时代的阳光和阴影,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了它的沉重和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参与了那个八十年代中国艺术的大舞台的序幕,高潮和谢幕。   回顾一路走来的轨迹,经历的太多,遗失的也不少,大多随着时间如过眼云烟,留下的是那些...
陈默:八十年代在央美的故事发表于2016-08-12
  我出生在新疆兵团,从中学开始学画,并在团场绘画比赛中得过第一名。恢复高考后,先是在一般高考中考取了塔里木农大,后在征求志愿时我选择了放弃,转而参加自己喜欢的当时仅有的艺术类学校乌鲁木齐第一师范美术中专的的考试,从阿克苏考区上万名考生中胜出,毕业后在阿克苏文化馆做专职美术工作。1982年再次参加高考,当时分别考取了中央美院美术史、中央工艺设计、西安美院油画、新疆师大美术等院校专业,其中三个是绘画和设...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