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28315
文 章:38篇
评 论:0篇
最新评论
没有相关内容!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李昌菊: “民族化”的路径(上)发表于2019-06-21
- 第二节 “民族化”的路径 “油画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油画就是用颜色画的素描,“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油画,不等于把油画的形涂上颜色。只有用色彩表现了物体的形,才能算做是油画的处理。”这是马克西莫夫在1956年8、9月间召开的全国油画教学会议上的发言中谈到的。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吕斯百、董希文等专家提出了“油画民族化”。 民族化提出之后,画家...
- 李昌菊: 彰显民族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发表于2019-06-10
- 第四章 彰显民族气派 第一节 塑造国家形象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十七年间(1949—1966),本土油画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它获得了国家制度保障,一方面它被政治紧紧捆绑。尽管如此,新一轮的油画语言学习仍然得以展开,虽然被限定在现实主义表现方法的范畴,但毕竟获得一个新的正规起点。这其中,油画与新中国政治之间构成紧张的张力关系。表现为后者既推动了油画创作、教学发展,但也限...
- 李昌菊: 董希文与油画工作室发表于2019-05-24
-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中拥有无与比肩的重要地位。该院担当着为国家培训美术人才的任务,也责无旁贷的承担着美术教育的新课题。在六十年代初的宽松气氛中,不仅油画研究班的教学,该院油画本科教学也开始萌发新的探索,油画家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而且开始高度重视扶持个性、培育风格,这使中国油画教学在原有基础上打开初步多样化的格局,其中,对民族化风格有明显提倡的当属董希文。
- 李昌菊: 博巴油训班发表于2019-05-10
- 第二节 博巴油训班 就在罗工柳油画研修班举办半年后,另外一个班级也开办了。依据中国与罗马利亚的文化协定,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罗马利亚油画训练班,简称罗训班,由中央文化部委托浙江美术学院,在1960年10月开办,时间持续到1962年10月,共两年时间,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坚实的技术基础、熟...
- 李昌菊:“油研班”的教学风格及观点发表于2019-04-26
- 第一节 “油研班” 马克西莫夫油训班卓见成效的的教学,直接印证了学苏方式的好、快、省。1959年央美术学院拟定再次举办由苏联油画家主持教学的研究生培训班,但是,由于1960年7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主持教学无法实现,最终,由罗工柳担负了这一重任。 本次开班的历史、文化语境与马克西莫夫班已有不同。自双百以来,在民族化的讨论声中,油画教学...
- 李昌菊:马克西莫夫班学员的创作实践发表于2019-04-12
- 能够进行现实主义创作是培训班的终极目标,在进入创作前,有一个过渡的教学环节,即创作练习。在第一学期即安排了创作练习(图2-2-46),从命题构图(如“新北京”)、“构图性肖像画”创作单元等学习性创作直到毕业创作,形成与基础教学相配合的循序渐进的创作教学过程。[1]油训班的创作教学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创作肖像画的课题,第二部分是创作情节性绘画,也就是毕业创作。[2]...
- 李昌菊:马克西莫夫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发表于2019-03-29
- 苏联油画作品展示的高水平和教学的正规化,正是当时中国油画发展迫切需要的。除了走出去直接学习,请苏联专家来教学也是一个重要途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就是新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高油画表现水准的重要教学实践。 班级成员分别来自全国的美术院校、出版社和部队[1]。年龄跨度从21岁到41岁,年龄最长的冯法祀是班长,秦征是支部书记。学习时间原定两年,实际安排为:素描半年,油画基本功半年,创作一年,后来又...
- 李昌菊:走出去——留学苏联发表于2019-03-15
- 苏联美术是整个欧洲美术体系的一部分,其艺术观念与造型技巧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国,它融进了本民族的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形成不同于西欧美术的特点。苏联美术强调关注社会生活,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俄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歌颂社会光明,塑造劳动者或英雄人物的形象(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由于中苏友好,直接向苏联学习,培养新一代的油画生力军,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苏联也愿意接受中国各行业的留学生[1],包括美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