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84907
文 章:28篇
评 论:0篇
最新评论
没有相关内容!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孙欣:木石共思 写于“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前...发表于2018-12-11
- 古人云:“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牗而坐,舟行不觉也。”又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在自然和超自然面前,人的所知、所感往往受限于既定经验,所能表达的也是基于经验之上的理解与态度。若要去往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博大的天地,需要借助陌生化的想象。穿越时空而来的古代文化遗迹,既属于人类社会童年的往昔,又属于观者心中的想象...
- 孙欣:空行 写于“祝铮鸣个展”前发表于2018-10-09
- 没有一件艺术作品能够宣称达至绝对意义上的完成。倘若停笔、进而装裱、悬挂意味着创作阶段的达成,那么从观者的阅读角度而言,此时的作品则被置于一个悬而未解、亟待阐释的起点,周围布满了由这个起点生发的众多不可预知的线路。这意象让人想到迷宫。艺术家祝铮鸣的高明之处,在于她将阿里阿德涅手中那用以逃离的“线团”潜藏,不作明示,只留暗喻明灭其间。至于观者选择怎样的入口、出口来经过这些画面,意识从哪里...
- 冷寂的噪音 宋陵水墨的叙述逻辑及其表达发表于2018-07-18
- 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曾这样阐释舞台:“我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过这空间,这就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对于宋陵而言,他的戏剧位于水墨深处、纸面的舞台,其所在并非任一空间,却指代着任一空间。当观者的目光经过那些置身舞台同样又未尝不是囹圄的野生动物,借助艺术家设置的窥探视角延伸至它们背后遥远的原生环境,目光可以轻易跨越囹圄的边界追溯它们的来处,...
- 不意之光发表于2018-06-20
- 2005年我曾经协助策展人朱其先生参与“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展,当时记得展出您创作于2003-2005年的作品“吸管人”系列;而后有关于您作品的图像记忆是2009年的《0.7%的盐》,它当时唤醒了我脑海中的一句诗,来自诗人缪塞:“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2015年看到您创作于2011-2013年“情书”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花火涅槃...
- 如何真正抵达事物的某个意义?发表于2018-06-20
- 2005年我曾经协助策展人朱其先生参与“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之后的一代”展,当时记得展出您创作于2003-2005年的作品“吸管人”系列;而后有关于您作品的图像记忆是2009年的《0.7%的盐》,它当时唤醒了我脑海中的一句诗,来自诗人缪塞:“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2015年看到您创作于2011-2013年“情书”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花火涅槃...
- 潜古问素——陈林的水墨新象探微发表于2018-05-22
- 艺山有途,阅读作品如同拾阶而上,及至高处,自艺术家的窗口窥察世界。观者期许从窗口收获近于画者的知见,尽管很多时候未必全然一致。每扇窗因画者的视角不同,景色各有眉目,即使同一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也大多显现出令人惊异的差异化特征。在这一点上,陈林是个异数。十几年来,他在画面中一贯地化身锦鸡、白鹭、鹅、鹤等禽类动物,使之代替他俯仰天地、遍览中西、优游古今——某种意义上,禽鸟是其内在精神的...
- 谜踪记 当代水墨实践中的个案发表于2018-04-25
- 无论中西,从来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所谓传统,那些之于传统的概念化、样板化理解都不过是惰性心理懒于深究的托辞。系统相对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未中断、至今不绝,恰恰是因为千年不移的动态化调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持续发生着变异,与不同时代特质渗透、互融,形成一条精神卓绝的文化巨链承递着往昔人文经验。片段的经验虽为文化遗存不可复现,但它留给后来者一扇扇思接千载之门以弥合历史间距、达成...
- 物象之“真”从何而来?发表于2018-01-25
- 古人云:“见山思静,见水思动,见云思变,见石思贞,人之常也。”可见,人与风物遇合,面对客观自然产生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情感,引发“移情”的结果大多为寻常事。艺术家搜尽奇峰之后,产生“度物象而取其真”的审美期求,物象之“真”从何而来?是风物单一化、样板化的面貌之真,还是脱离表象的虚构与假想之真?究其来源,是被客观自然激活的创作主体内在精神状态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