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62528
文 章:36篇
评 论:13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停下你匆匆的脚步,认真看画发表于2016-09-05
- 一说到艺术园区,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国内的798和国外的苏荷区。而作为国内最大的艺术区,798承担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催生从而走向世界。798由此一举演化为一个特定的艺术概念,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当代艺术聚落。 相同文化场所中不同观者的不同行为举止,到底还是得从文化的积淀,市民文化素质亟待普遍提高,是否具备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酷爱文化艺术...
- 生命的化境发表于2016-09-05
- 喧嚣都市的人们行色匆匆,浮躁中透出生命的慌张。生活的艰辛和不断膨胀的物欲相互交织在一起。说心里话城里许多人活得真是可怜而又无助,为了所谓的生活几乎很少有人停下匆匆的脚步去仰望阳光和星辰。望着地铁里拥挤不堪的人群,街道里川流不息的车辆,我深深地感到了生命的悲凉。 近十几年来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画坛大腕名家,但是真正与其心灵深处发生碰撞出火花的,让人从心底实实在在充满尊敬和钦佩的,能称得上艺术家...
- 走好,尤伦斯发表于2016-07-19
- 艺术大亨尤伦斯最近宣布要出售自己在北京的艺术中心,这个消息就像给艺术圈投下了一颗炸弹。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1年新春刚过,尤伦斯要“撤离”中国的消息就被传得沸沸扬扬。 那次尤伦斯曾在一片质疑、批判中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表示:“我会继续留在中国。”这一次,伴随着尤伦斯基金会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声明的发出,他似乎是真要走了。...
- 当代画家需要为自己的作品护盘吗?发表于2016-06-20
- 在朋友圈连续数周被各种人声鼎沸的拍卖现场和血脉贲张的拍价数据刷屏之后,2016春拍逐步迈入收尾阶段。相较于地产困顿、股市萎靡的经济颓势,持续回温的艺术市场似乎成了富余资本新一轮抢占的最佳战场。但经历近两年来强力反腐的政策刺激,礼品画的市场份额一度被压缩至边缘墙角,宏观调控的辐射反而迫使资本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纵观今年春拍,便不难发现这一转变,古代、近现代大家经典作品价格持续稳定,有的稳中上涨;新生代...
- 以“水墨”的名义 2015香港水墨艺博发表于2016-02-04
- 水墨作为中国美学的文化载体,在某种意义上,已超越了一个画种或是一门艺术的概念局限, 而成为类似“水墨=中国”的宿命捆绑,但遗憾的是,水墨这张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在世界级艺术大展和高端博览会上曾一度处于附庸或缺席状态。直到2014年1月,王冬龄的“大字走世界”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才算是水墨首次以独立身份进入世界级艺术展览,直到2015年12月,“香港水墨艺博会”的举办,才...
- 莫做艺术界的“油子”和“混子”发表于2015-10-31
- 最近去了一趟大西北,触目所及皆为自然造化之伟力,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流变无常的漫天风沙,轻抚躺在沙漠里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干,擦拭几亿年风化成各种形状的沙漠奇石,心里万般感慨,止不住怅然涕下。那些大漠深处被风吹起无数涟渏的沙流纹理,如神来之笔谱写着巨幅抽象画,自然无需多语,高妙尽在其中。于是更加体会到“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中的“师造化”是何...
- 艺术市场需要契约吗?发表于2015-09-10
-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基本没有什么艺术市场,远没有如今的甚嚣尘上和繁花似锦。那会儿的画家一提起作品价格,就面露羞色,身上还保留着传统手艺人的内敛谦逊。那时,国内也基本没什么像样的画廊,经纪人和画家之间的关系也比较轻松,可以烹茶论艺、把酒言欢。合作卖画大都基于私交随便有个口头协议,双方互相遵守。一般来说,大抵是一次活动下来,视卖画情况,经纪人从整个销售中提取一些佣金留几张作品而已。大家各算各的账,...
- 青州 从“赌主席”到“赌博士”发表于2015-08-07
- 青州,作为传统书画的一面旗帜,从上世纪90年代始,已经自发式成规模地组建起画廊集群,优先获得了书画市场的话语权并奠定了其龙头老大的“江湖地位”,于是有了“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的行业俚语。据统计,截止2013年,青州已有700余家画廊,从业人员3000多人,书画创作人员近20000人,青州书画市场交易额在全国中小城市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