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69705
文 章:33篇
评 论:119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舒卷《行穰帖》发表于2013-12-05
- 王羲之传世唐代摹本,不过10多件,其中宣和内府收藏过的仅传世数件,《行穰帖》是其中之一(图1),也是欧美仅存的一件王羲之书法唐代摹本,其地位可想而知。数年前,曾有机会隔着玻璃看过一次,不是很真切,而且只看到本幅,没有看到董其昌题跋部分,当时隔着玻璃,望卷而不能舒卷,很是遗憾。今年11月初,我们再去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有机会在库房仔细观看了《行穰帖》原作(图2)。
- 《照夜白》面对的旧学与新知发表于2013-11-21
- 韩干《照夜白》是传世名作,原作在20世纪初流入英国,后来又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购藏。由于《照夜白》近百年间一直流传在英美,国内学者见到原作研究的机会不多,因此直接的学术评论、学术判断、学术解说都很少。
- “艺术史环境逻辑”与本能逻辑发表于2013-10-31
- 很多人问,书画鉴定的证据的基础是什么?书画鉴定的证据,不是依赖一般逻辑建立的,而是依赖艺术史环境逻辑。譬如说,一般人喜欢谈“透视”,认为中国画没有透视,西洋绘画有透视,但是大家还算理智,没有说不符合透视的绘画,就不是绘画。所以中国画至少目前不受到这一类低级攻击了。但是类似的荒唐,却是存在的。譬如说,早期绘画,显然不具备一些细腻的科学元素的,更加不可能像一张照片,“像照片”是很...
- 艺术史的中庸视角发表于2013-10-16
- 如果是一个试图完整理解艺术史的人,那么他在熟悉艺术史资料之后,需要做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采用合理的立场,分辨、处理好各种流派之间的关系,在自己心中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史。这时就需要有一个立足点,才可以观察出其他各种流派的特征。宋代绘画就是中国绘画史的这个立足点,在此之前,都是比较粗糙的绘画,在此之后,由于宋人已经足够精能,那么从元代晚期开始的各种艺术变化,其实都是“反精能”。宋画...
- 唤醒清代美人图发表于2013-09-27
- 9月24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物馆,我们参加了《红妆丽影——中国清代美人图》展览的开幕式,事情源于我们今年春天在纽约苏富比买了一件美人图屏风,当时我仅仅是根据艺术史的直觉,发现这是一个与传统中国仕女技法、审美完全不同的、接近雍正皇帝审美的美人图,而且画中美人与真人同大小,极其动人,真是艺术史上罕见的东西,于是出手竞购,很幸运买下。买到之后,我自己研究这个屏风与故宫收藏的《十二美人图》...
- 艺术品的主要魅力来源——价格发表于2013-09-19
- 艺术品与价格是一体化的,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确实存在没有市场价格下,对艺术品具备本能的喜爱,但是对于一个社会现象来说,如果艺术品不具备价格,那么其魅力可能将消失70%,甚至更多。没有价格的艺术品,是不具备确定魅力的。艺术品的价格,主要是由三个来源决定的,第一种来源,是艺术家自己定价。第二种来源,是艺术家的签约画廊,进行定价。第三种,则是由拍卖市场决定。艺术家自己定价,在目前中国还是有一定市场的,熟...
- 著录史的三个时代发表于2013-08-28
- 把中国著名的书画,用书籍方式记录下来,前后共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可以称之为“标题时代”,从《历代名画记》开始,就记载了很多绘画名称,到了宋代,《宣和画谱》记载了6000多件绘画名称。元初有周公瑾《云烟过眼录》、明代有都穆的《铁网珊瑚》、汪珂玉《珊瑚网》、清初有吴其贞的《书画记》,都使用了这个方法,偶然记载题跋,极少数涉及了宋代印鉴。不少宋代名作,如马远《十二水图》,也是到明末才开...
- 当代学术视角中的张彦远发表于2013-08-14
- 大中元年(847年)对于中国书画鉴藏史来说,显然是一个“书画鉴藏史元年”。这一年,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成书,这是自上古到会昌元年(841年)的一部绘画史,任何进入书画收藏、鉴定领域的人,不论处于收藏的哪个境界,都应该备着这本书,耐着性子,反复阅读。余绍宋说:“画史之有是书,尤正史之有《史记》”。张彦远是世家子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考证,《历代名画记》序言中说的“高祖河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