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3003
文 章:134篇
评 论:80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欧游反思录: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发表于2007-10-11
- 不知道是否巧合,国际上著名的三大艺术活动,一年一次的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二年一次的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五年一次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几乎在相隔不到十天的时间内相继开展在六月的欧洲。而这个六月对于中国艺术界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月份,这倒不是指有中国艺术家参加了这三个活动,而是在2007年这个月的欧洲的重要展场,突然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大批自发到来的中国艺术人。 这些中国人大部分是艺术圈的专业人...
- 蔡锦:美人蕉叶的红色成长发表于2007-09-14
- 蔡锦的画自1990年代初一直都在重复一个主题:美人蕉。她的蕉叶不断的变形和重复,在重复中不断的变化。这种蕉叶被赋予一种非常主观和女性化的红色。红色和蕉叶成了一种个人意义的自我形式,她似乎通过这些像真实的女性那样的蕉叶,将画布作为一个土壤、日常用品或者空场,就此开启了一个与语言世界的独自对话。 还没有一个中国女性艺术家像蔡锦这样长期而深入执着于一种自我的形式绘画。尽管美人蕉的形象来自她安徽家乡...
- “鸟巢”:一个社会实验?发表于2007-09-13
- 内容提要:媒体化、社会化和公共化是这次艺术活动的一个策划定位。这个活动的一个初衷是要打破原先小圈子的展览模式,让艺术与媒体、社会互动和公共空间发生直接的关系。 这次活动也引起了关于这次艺术事件的一个定性的争论,即这个活动到底是一个行为艺术,还是一个社会实验? 这次鸟巢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复合行为,即它既可以是一个艺术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行为和媒体行为,它可以同时是几种行为。 ...
- 90年代以来的独立策展和新生代批评家发表于2007-09-12
- 独立策展是90年代艺术批评的一个重要现象。如果将策展看做是一种批评实际的话,那么独立策展几乎是新生代批评家在九十年代崛起的一个标志性现象。实际上,整个这一代批评家通过90年代中期开始的独立策展潮的卷入,开始建构起这一代批评家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同时,也是这一代的人生方式。中国现代艺术史也是从这一代批评家开始,批评家和策展人的身份以及理论和实践达到了一种紧密的前所未有的结合,策展也成为90年代这一代...
- 董重:与梅花融为一体发表于2007-08-05
- 梅花和动物是绘画史上的一个经常性题材。董重的新作又回到了这个传统的形象载体。但这个经典题材被赋予了一种实验性的绘画语言的改造。他的绘画寻求一种对于传统花鸟画的观念和内在性的吸收,并试图融入一种现代性的形式特征和自我经验。 在蓝色的天幕下,带有云贵特征的灵异动物,像鸟或者狼,在梅花树下捕食、逐爱、攀枝和摘花。董重的绘画具有一种双重的风格特征,既有写意和花鸟画的形式模式,又有个人的表现性,前...
- 抽象艺术如何当代--关于李磊的抽象实验发表于2007-06-25
- 抽象绘画的基本组成在于线条和色块。关于色块和线条的纯粹实验在现代一百年的西方抽象绘画中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实践。抽象艺术在当代如何成为可能?这是当代艺术对于抽象绘画的一个基本疑问。 从99年起,李磊开始一种纯粹的纸上抽象绘画实验,不仅对绘画材料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对线和色的本身也作了纯粹实验。 李磊早先创作的"禅花"系列严格的说属于一种基于中国传统精神的"意象",这次将意象剥离而进入一种纯粹的"抽...
- 背景哪里去了?发表于2007-06-20
- 曾浩的影像只有普通的家庭用品和人物两类,它们非常有感染力,但这种感染力不是由于将日常性的影像放大或赋予其有意义的叙事场景,而是由于把日常性的影像缩小,并被撤去了叙事背景。 衣橱、沙发、电视机、金鱼缸、桌子、椅子,以及人物都变成微小的玩具式的模型,漂浮在空气中。它们既没有重量,也没有住所,时间就象一种没有内容的流动。 把一个比人还高的衣橱变成象火柴似的东西,使影像变得令人不寒而栗。同时让...
- 想象他们的灰色人生:《功夫》陈波个展发表于2007-06-07
- 那些人,是过去的只存在于照片上的无名者,也是只存在于意识形态文艺作品中的知名的虚构人,还有陈波身边的人。想象他们的灰色人生,无疑是陈波这些年绘画所执着的一件事。 在两年前,我曾经被陈波的一张画吸引,这是一张名字叫《合影》的画。画面有两个瘦削的老人,散淡的倚靠在一块巨石上,他们的背后是一片斜阳西下树影婆娑的树林,两人脸色有点煞白,穿着上看像老干部,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一个穿着没有军饰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