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77896
文 章:169篇
评 论:26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艺术中国2012发表于2013-07-11
- 神秘消亡的古玛雅人曾给世界留下了五大预言,其中有关于玛雅人自己的末日,即玛雅文明的终结;有关于汽车、飞机、火箭出现的记载;也有世界大魔头希特勒出生和死亡的前后时间;还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大致阶段;最后一个预言则是2012年12月21日太阳落下以后,就不再出现。因为前四个预言都已经应验,基本吻合时间,所以有些人对其最后一个预言,即2012年地球毁灭也是深信不疑。这导致了一种末日情绪的出现,忐忑不安地弥...
- 感觉的纷异--关于马杰和他的艺术发表于2013-04-26
- 艺术创作是一种感觉的打捞过程,要把那些难以名状的生命情绪表达出来,当然不可能一蹴即至,往往需要处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与沉淀。艺术家马杰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就经历了辗转人生,多次裂变。作为野生状态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马杰通向艺术之路,自然要比那些科班出身的艺术家更加蜿蜒曲折。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马杰都不在艺术界活动,而是在商界行走,从事着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但尽管如此,受曾是美术工作...
- 威尼斯神话的破灭发表于2013-04-07
- 威尼斯双年展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双年展之一,自1894年创见以来,持续不断地推出各种艺术潮流和艺术家,几乎成了世界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晴雨表与风向标。二十世纪以来的许多艺术大师,诸如毕加索、康定斯基、米罗、达利、蒙德里安和博伊斯等等,都曾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并藉此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正是因为威尼斯双年展在世界艺坛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走向世界”的时代宏愿中,对于...
- 美术馆的崛起与当代艺术的沉沦发表于2012-10-09
- 乍一看,这个题目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这确实是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当然,这个现实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果关系,而是由中国的特殊情境所决定。这就像台球在国外原本属于高雅运动,一到中国便赋予了乡土化特征,成了村头街巷的地摊风景一样。近年来,民营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迅速崛起,也因国情所决定,成了不少地产开发的噱头和资本的融资渠道,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绩提升工程。对此,我们除了担忧,似乎也别无他法。因为...
- 美在未来发表于2012-07-31
- 常常会有一些艺术院校的老师跟我诉苦,说是现在的学生素质远不如从前了,为了证实这一点,甚至还有人列出了一大堆前辈艺术家成名时的年表发布在网上,以此来说明今不如昔的现实,反衬出现在年轻人的浅薄、轻率和不作为。这样的信息散布多了,让我也不知不觉地相信了九斤老太说过的话,以为历史真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回到艺术界的现场时,我也逐渐开始产生错觉,觉得在物质主义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会再有我们过去的...
- 走进宋庄发表于2012-07-16
- 宋庄大门 缘起 1993年岁末的一天,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福缘门西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商议着未来的去向,他们是方力钧、岳敏君、张惠平、王音等人。这些人均是较先入住“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他们与画家村一起成长,早就羽翼丰满,成名成家了。尤其是方力钧,自1993年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已经作为“后89”①艺术思潮的重要代表迅速走红,成了国际艺坛炙手可热的人物...
- 写给未来艺术史的一封信发表于2011-12-26
- 这是注定了要被未来艺术史遗弃的一封信。因为未来是对今天的超越,自然也就不可能按照今天的艺术尺度去兑现未来。所以,写给未来艺术史的一封信,实际上还是写给今天看的,只不过是假借了未来的名义而已,为的是能够打破约定俗成的现实标准,以恢复我们仰望星空的能力。老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他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他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心中崇高的道德...
- 二十个艺术问题发表于2011-11-16
- 1,请谈一谈中国艺术评论领域的现状。 由于艺术现在已经成了某种社会显学,所以从事其评论工作的人员已经越来越多,如果加上一些艺术媒体的记者和某些时尚类杂志的艺术专栏作家,其数量相当之大。但是,在我们所说的专业领域,如果以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目前为止共五届)的参加者来看,受到专业界认同的艺术评论家大概有六七十位,如果再加上一些大学和艺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可能有百十号人。我个人是从艺术创作转向艺术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