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当代艺术

杨卫

杨卫

RSS订阅

策展人、批评家、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65083

文  章:169篇

评  论:26篇

 
杨卫:个人美术馆建设热应降温发表于2020-10-06
近年来,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以艺术家个人命名的美术馆。某种程度上说,这是艺术繁荣催生的结果,也是地方树立文化品牌的具体措施。本来,美术馆的兴起是件好事,对民众的素质培养与审美熏陶,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如果美术馆泛滥成灾,尤其是鱼龙混杂,形成良莠不齐的局面,就容易适得其反,造成某种审美标准丧失的乱象。美术馆是收藏、研究、陈列和展示艺术品的专属空间。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它的滥觞是在文艺复兴以后,伴随着...
杨卫:陈世君的审美三级跳发表于2020-07-28
 最近,艺术家陈世君创作了一批极简风格的绘画,画面中除了颜色和肌理效果,均无任何图像。陈世君自己将其称为“毫无意义”的绘画。这是陈世君继现代书法、微雕和摄影艺术阶段,走向抽象绘画后的第三次蜕变,亦是他经过几十年艺术探索后,向一个更高心理层次和艺术层次的攀升。就这个层次而言,当然不可能是陈世君说的“毫无意义”,而是摆脱了意义的纠缠,将绘画的叙事性抽离后,回归本原,达到了某种物我相融、心物...
杨卫:刘骁纯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的一块奠基石发表于2020-07-04
6月30日,著名美术批评家刘骁纯老师在深圳仙逝,令我悲痛不已。尽管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近两年刘老师一直处在病痛的折磨中),但当噩耗传来,我还是无法相信。或许是我受过刘老师的影响吧,他的音容笑貌,以及思想品德的影响,始终与我同在。刘骁纯老师是中国美术批评界最早有独立意识,进而走向理论自觉的批评家之一。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首批研究生,而后又是中国美术界的第一位博士,刘老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传统的美术理...
杨卫:没了艺术家,宋庄还有未来吗?发表于2020-06-22
最近一段时间,宋庄的许多艺术家都陆续接到了土地解约和房屋拆迁的通知。这在疫情严峻的状态下,无疑加重了艺术家的惶恐,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宋庄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艺术家集聚区,曾被北京市列为首批文化创意园,为什么始终打造不起来?又为什么总是拆迁不断,解决不了艺术与商业、艺术家与当地村民之间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问题呢?
杨卫:孙博文的水墨世界与艺术人生发表于2020-06-08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在现代文化的全面转型中,传统士大夫阶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人世界随之坍塌。这导致了一种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身份位移现象,即大量的文人墨客流向民间社会。作为士大夫阶层赏玩的文人画,也脱去了特定阶层的标签,由画坛主宰退向边缘,从而形成了一种“高手在民间”的文化现象。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即是一批遁入民间的文化遗老,逆风而行,在新文化的滚滚浪潮中承...
杨卫:策展在中国发表于2020-06-03
1989年2月,《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术理论家,如高名潞、栗宪庭、范迪安、费大为、孔长安、王明贤、周彦等人参与策划和组织了这个展览。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策展人主导的展览,只不过那时候还不叫策展人,而称为美术理论家。所谓美术理论家,即是为美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持的专家。在过去价值观相对统一的传统中国,并没有这样一种职业,甚至也没有美术的概念。那时候,绘画并非一...
杨卫:“圆明园画家村”的前世今生发表于2020-04-30
沿着中关村大道向北,从北大南门,绕到北大西门,再往前,经一0一中学左拐,至达园宾馆门口,有一条右转的小路,往里走大约五百米左右,便能看一个村子,这,就是当年闻名遐迩的“圆明园画家村”。现在这个地方早已经荡然无存,大都被拆迁,筑起了围墙。但在十多年以前,这里还有着密密麻麻“住不完的小平房”(诗人俞心樵语)。那些高低不平的院墙与错落有致的房屋,就趴在圆明园废墟的遗址之上,据说,最先也是...
杨卫:我的80年代发表于2020-04-12
1980年的《中国青年》杂志,在第五期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以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这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为了让我们安心学习,准备应对来年的升中考试,决定取消我们的图画课。这对于一个自幼喜欢画画,且图画成绩一向优秀的小孩子而言,无异于抽薪止沸,其苦闷之情,可想而知。在我和几个同学力争无果的情况下,我垂头丧气,就是带着这种灰...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