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近观与冥想发表于2012-06-24
  一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情景中,“近观”主要体现为艺术家对周遭的现实生活保持一种近距离的关系。不过,如果从当代艺术创作与美学话语生成的逻辑上讲,它既可以体现为一种观照方式,即艺术家如何关注现实,如何思考与现实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衍生为一种美学话语,即因时代文化语境的转变而赋予创作方法以独特的美学意义。那么,什么是“近观”生效的意义情境呢?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话语,“近观&rdquo...
“三级跳”之后:中国当代艺术需要重新认识现代主义发表于2012-06-04
  在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毕加索的重要性无可置疑。塞尚之后,他掀起了形式——结构的革命浪潮,而综合立体主义的出现,既改变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进程,也开启了大众图像、现成物进入绘画的历史。毕加索的盛名,来自他留下的许多杰作,得益于他的天才与惊人的创造力。他的画风多变,除了立体主义外,还涉猎野兽派、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古典主义风格,同时,其雕塑创作开辟了一条不同于罗丹的现代主义路径...
“社会风景”发表于2012-05-17
  (一)   当代美国批评家W.J.T.米歇尔在《帝国风景》一文中,开篇就引述了克拉克(Kenneth Clark)在《风景进入艺术》(Landscape into Art 1949)中的一段话,“我们被非人造而具有与我们自身不同生命和结构的东西包围着:树、花、草、河、山、云。它们在几世纪以来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和敬畏,一直是愉悦的对象。我们在想象中重塑它们来反射我们的情绪。然后我们开始将它们视为对所谓‘自然(nature)’这一观...
当代雕塑需要“去雕塑化”?发表于2012-02-13
  何桂彦与徐亮就“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当代雕塑展”的对话   徐亮:首先祝贺这个展览策划得非常成功,时下的展览有很多,你为什么会选择一个雕塑展,而且是一个具有艺术史梳理意义的展览?请问策划这个展览的初衷是什么?   何桂彦:这主要跟投资人有关系。寺上美术馆的馆长刘风洲女士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收藏中国字画,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其中也包括一些古画,如宋代夏圭的、明四家中仇英的。...
后抽象:形式变革,还是方法论的更新?发表于2012-02-01
  记者:你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或是条件下提出“后抽象”这一概念?“抽象”和“后抽象”的不同,区别在哪里?“后抽象”的理论依据是?   何桂彦:2007年,我在偏锋画廊策划了“走向后抽象”的群展,第一次使用“后抽象”这个概念。用这个概念主要是希望与西方经典的抽象艺术相区分。在西方的艺术史语境中,抽象艺术一直有两条重要的发展线索。一条是格林柏格所说...
当代美术批评需要有自身的方法论和学科意识发表于2012-01-17
  意大利批评家奥里瓦曾说过,批评家应是艺术家阵营里的敌人。当然,奥里瓦的意思并不是说批评家要与艺术家成为真正的仇敌,而是说批评家应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实际上,近年来艺术界对当代批评多有诟病,指责最多的就是批评无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过,就批评的失语而言,原因似乎很多,既包括批评家自身的个人原因,如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有艺术史的背景、是否有自身的批评方法论……,也与中国的艺术—&...
不能承受之重的传统:浅议“溪山清远”展发表于2011-09-24
  “传统”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界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性的视野下审视传统、批判传统,以及关注传统如何转型。实际上,如果追溯起来,对传统的反思从鸦片战争就开始了。简要地回顾,会发现,这个过程曲折而复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境况: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其基本特点是接纳西方的现代科技知识,但坚持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儒家思想,这在&l...
“他者的视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批评话语发表于2011-08-25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上,1993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有两个展览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是由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另一个是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两个展览不仅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开始置身于全球化的语境,而且意味着中国的当代艺术除了需要遵从本土的文化逻辑与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外,还面临着被西方艺术界...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