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4431
文 章:99篇
评 论:214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致中国美术青年发表于2007-06-11
- 鲁迅曾说过:年轻人总比老年人强。在一个不可救药的堕落时代,青年的觉醒无疑是唯一的希望。 今年又是艺考热,当红明星和美术泡沫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国家体制与社会理性的欠缺,一些青年和家长被引入歧途,跟风一般报考美术院校。事实上,中国美术人才从数量早已饱和,仅几大美院的毕业生就很有就业问题了,再加之全国各类高校大办美术院系和疯狂扩招,美术人才已成为教育产业化的牺牲品,因为它的教学设施与...
- “798”还能走多远?发表于2007-05-29
- 去了两次“798”,逛了逛画廊和工作室,除了少数几个艺术家作品还算不错之外,大多数则是文革符号复制品和衍生物,使人联想起当年桂林书画业,只是那时桂林书画定调为“旅游纪念品”;大不了卖些国画山水、木雕竹器、砚台烟瓶等小玩杂旧,没有798冠以“前卫艺术”那么高调。总之,两者在经营模式和客源对象却没有什么区别,其最终结局也必将遵循市场淘汰规则,由于产品过于单一,生产过甚、竞争激烈、价格低廉、质量下降,最...
- 女性艺术之批评及其谬误发表于2007-05-26
- 假如女性艺术能够作为中国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成为铲除历史恶习、社会偏见和文化糟粕一股先锋力量,文艺的批评精神和观念革新,对构建社会公正和文明进步无疑具有实质意义。欧洲尤其北欧女权运动取得的社会成效,证明了文艺思想是改造社会的文化资源。女性的自觉意识与独立精神,它对人类整体的制度、道德、教育、经济和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 女性艺术的社会本质 笔者曾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北欧生活过,...
- 浑沌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表于2007-05-21
- (一) 当代女性文化思潮整体走向萎缩,至少缺乏以往一个世纪那种强烈的理想激情与反叛精神,加之当代资本主义取得极大胜利,经济意识、消费文化和娱乐趣味几 乎占据了人心。女性社会历经了共产革命和女权运动,既取得一些成果,也付出一些代价;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务实,另一方面则表现出理性的妥协;女权主义运动因 社会制度的民主平权的相对成效而逐渐停息,苏联专制主义以及政治迫害的狂潮,使欧洲左翼团体纷纷走向“告...
- 回应吴味先生:关于中国当代“暴力化”艺术的思考发表于2007-05-07
- 吴味先生以《当代艺术不是“情绪反应”:与程美信谈中国当代“暴力化艺术”》一文,批驳我的《解论中国当代“暴力化”艺术——兼评王南溟先生的》。欲了解本争论主题的来龙去脉,请按以下信息索取相关文章。 王南溟《怎样对待权利――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暴力化倾向》【1】 http://blog.artron.net/?action/viewspace/itemid/49026 程美信《解论中国当代“暴力化”艺术――兼评王南溟先生的》【2】 http:...
- 论暴力与艺术发表于2007-05-07
- 关于暴力的哲学思考一直没有深入到彻底敞开的程度,这些显然受到原始观念和社会习俗的作用。人类对暴力始终持着极为复杂的矛盾态度,一方面是歇斯底里崇尚和渴望暴力,同时又存在厌恶与回避的情绪心理;无论对暴力行为付诸道德谴责还是法律制裁,它从根本上无法消除社会暴力的内在矛盾,即文明本身均具有暴力特质,暴力与反暴力的暴力之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文明现象,其中的个体暴力不仅被动于社会压力和外在因素,它通常由那些...
- 丧失风格形式主体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已腐朽不堪发表于2007-04-24
- 后现代主义艺术综合了整个20世纪社会思潮与文化形态,二战恐惧和冷战紧张造成社会的极度疲惫,促进了反崇高、反精英、反主流的历史新浪潮,它便是回避了革命激情,追求轻松与消费的私人化生活,这便是两次世界大战所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极端的私人情趣为理想模型,特别后现代美术构造了一个开放性的语言系统和材料构成,足以人人都成艺术家地步。从表现主义到达达主义,立体绘画到波普艺术的演变过程中,无疑...
- 当代中国前卫艺术的走势与出路发表于2007-04-23
- “前卫艺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当中,它不是简单的掉换“先锋派”惯用术语,而是在于避讳八十年代“先锋派”美术的尖锐锋芒,同时说明了先锋派艺术逐渐走向软化萎缩,最终形成今日这般怪诞与扭曲、玩世与晦涩的外卖局面。众所周知,“先锋派”在欧洲通常指具有激进政治倾向、表现形式极为反叛而新超的现代艺术。它由军事术语avant-garde 〔前哨部队〕演变为政治激进派的专门评语,后来成为艺术评论的专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