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56528
文 章:54篇
评 论:15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陶咏白:中国的女性艺术发表于2018-09-18
- 为什么用“女性艺术”命名?有人说,“不存在女性艺术,只有女性主义艺术”;又有人说,现在所谓的“女性艺术”,就是“女人艺术”、“女工艺术”,诸如此类对“女性艺术”的的质疑,也说明了从上世纪90年代沿用至今的“女性艺术”名词的认识还存有诸多的异见,这不奇怪,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伴随着种种疑惑和不解。 中国,原没有“女...
- 大禅法师的莲花图发表于2014-02-21
- 自去年见到大禅法师的莲花图后,我总在寻思,为什么禅师的莲叶是用笔线转着圈画,象运动着的车轮;花蕊象那伞形的葡公英,似乎一口气它们就会四处飞扬,这别样的莲花图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视觉经验。我们所见过的荷花图,有风荷、残荷、雨荷、雾荷、梦荷……还有那世界名画莫奈的《睡莲》,也有抽象画的荷,穷尽千百样,也没有大禅师的莲花图样式。为何大禅师能超越众人而独具一格?他的荷花图中又藏有什么样的禅机?我不...
- 于振立,我眼中的老相识发表于2013-09-22
- 我也有9年没有去于振立工作室了,大概2002年来此,只见几间简陋的房子,觉得他生活得很艰难。这次来参观则是另外一种感觉,这座屋给我有种神秘而又有点辉煌的感觉。我跟老于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是很难忘的日子。我们曾在一起渡过了1989年的“六·四”之夜,那是个很难忘的日子,我们在一起看DVD《甘地传》。1989年我还在《中国美术报》当编辑,参加过于振立等人的“八人画展”,并写了文...
- 一次难忘的采访--- 79年访吴大羽发表于2013-07-11
- 1979年我临时受命于文化部,作全国艺术研究规划调查到上海。工作间歇,顺便开垦我自己研究的“自留地”--- 搞油画史料的收集和现状的调查。当时拜访了已 87岁的颜文梁,还有俞云阶、周碧初,通过朱朴了解林风眠。也与当时有些争议的青年画家陈逸飞、孔伯基以及俞晓夫、魏景山、王永强等分别作了座谈。从众多人的介绍中,得知吴大羽是中国早期新派油画的重要人物,但又一一被告知要见吴大羽很困难,他是不轻易接待来访者的。...
- 走近赵兽发表于2013-07-11
- 1982年春,我为收集油画史料到广州,在广州美院拜访了杨秋人、胡一川、王肇民、梁锡鸿等老油画家,又在史论系黄渭渔老师的陪同下,拜见了冯刚百、吴根天、赵兽等前辈,他们是中国早期西画运动的亲历者,每谈起三、四十年代风云激荡的画坛岁月,他们依然激情满怀,滔滔不绝地给我这个后人讲述着、描述着……。冯刚百老人讲他进加拿大海关时,如何做了一首打油诗而蒙混过关;杨秋人院长给我细细介绍《决澜社》的前前后...
- 色彩的乐章,生命的咏叹—赵友萍的油画发表于2013-07-11
- 赵友萍,是我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画家。她成名于上世纪的60年代,那时她的《代表会上的女委员》、《百万农奴站起来》以及《卡佤族的少女》(又名《李小二》)、《民兵扎西次典》等等作品,以其生动的写生色彩,明丽,优雅的画风,为时人所赞赏。“文革”后,她的“肖像系列”、“风景系列”、“静物花卉系列”,其造型的严谨,运笔的潇洒、灵动,色彩的丰富、细腻,显示了她以色写意、...
- 为了不再“缺席"的历史发表于2013-07-11
- 以性别观念研究绘画史,作为一种立场,一种角度,一种方法,这是与传统绘画史研究不相同的领域,其中也包含着对传统绘画史的僭越和颠覆。提出“女性绘画史”这一新概念,无可避免地引起了不少争议。人们质疑到底有没有“女性绘画”?认为女人画的画和男人画的画没什么区别,提出“女性绘画”纯属多此一举。我们所以提出“女性绘画”并为其编写史书,是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一...
- 邵晶坤的艺术人生发表于2013-07-11
- 我与邵晶坤30多年前曾同在中央美院附中任教,也算是老相识了。我是文化课教师,她是业务课教师,隔行如隔山,彼此没有什么交往,只知道她是美术界出名的“美人”,还听说她的婚姻生活挺失败。不知怎的“红颜薄命”这个宿命观常常让我对她生发出几多怜惜和同情。长久以来,我对她的感觉也仅此而已。后来,我转行从事油画研究和女性绘画的研究,对她才逐步有了新的认识。不知为什么,一个的女人的容颜或&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