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60584
文 章:203篇
评 论:18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杜可西与他的表现性绘画发表于2007-10-16
- 在杜可西的油画作品中,人体和肖像占据着主要的比例,而其中女性又是主要的表现对象。在当代艺术的视野范围内,以油画的形式来表现女人的形体和神态的不在少数,但杜可西的绘画却仍然能够深深地打动人。除了女性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自身天然带有的独特魅力之外,杜可西的表现手法显然是其作品引人入胜的最主要原因。 杜可西油画的表现手法充满了表现主义的色彩,这主要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亲身领悟和对油画语言的个人偏好...
- 对当代家园的一种中式解读:从庞永杰的艺术创作说起发表于2007-10-16
- “家园”这个概念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它基本上可以分为地理学意义和文化学意义两个不同的层面。自从尼采发出“上帝死了”的呼喊以来,人们更多地是从文化学的精神层面来使用它。尼采的惊声尖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文化严重冲突的强烈反映,而中国人对于这个概念的体会,则更多地是源于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之后带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原本严整、完备而统一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形态,第一次受到了外来力量的冲击,而中国人...
- 对历史的现实重构——王斐艺术的精神特质与现实意义发表于2007-10-15
- “……与其说王斐的绘画是一种宏大叙事的复归, 毋宁说是一种自我在变形的形式中获得超能力量的个人叙事。王斐以自己的作品为视点来观察现实, 他把对现实的种种感受都隐喻性地转换和表现在自己的图像王国里, 这是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用艺术的方式抵制现实的危机与诱惑的最有效的方式…… ……这是一种迷幻和诡异的变形能力, 它仿佛具有一种魔力, 吸收和凝聚周围的一切力量, 也排除了周围所有的凡尘琐事, 年轻的艺术家正是在...
- 超越理想的光环:谈石良的油画艺术发表于2007-10-11
- 中国当代的油画,有着两条发展的脉络。其一是自1985年开始崛起的现代艺术(又称新潮美术),它以其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反叛,而受到世人的注目(近几年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正呈现愈来愈分流化、个性化的发展态势);其二是与前者同时产生的新型的写实性绘画,它体现出对前者怀有逆反心理的主张“回到艺术中去”的艺术家的美学追求。 这两条绘画脉络的并驾齐驱,实际上是中国特定的社会普遍审美趣味...
- 超越自我的艺术:刘浪的抽象绘画发表于2007-10-11
- 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里隽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人类没有发明包括铜镜在内的各种镜子之前,人要认识自己恐怕只能是从风平浪静的河流溪水的投影中获得了。人要认识自己,当然首先是认识自己的体貌和神态,但是对体貌和神态的认识其实目的是要看清楚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而在各种各样的镜子产生之前的很久的年代,人就已经把自己的精神活动涂画在了已经发现的石窟崖壁上了。这些上万年前的原始岩画,记录了人类对...
- 从非形式到修辞形式:谈季胜利、张洪菠的作品发表于2007-10-11
- 4月5日,季胜利和张洪菠二个联手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推出了他们的新作展,以此作为他们与批评界及其他同仁进行更全面接触和交流的契机,因而成为96年开春京城当代艺术圈子里的头一件盛事。事先及现场看了照片和原作,使我对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主题、动机观念与创作中的视觉化效果之间的关系也即艺术观念与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而对中国当代艺术现今的发展脉络及视觉语言的整合与差异澄清了一些...
- 从华城到北京城:记一次中韩艺术活动发表于
- 韩国艺术家李劲根、朴昌植、李龙灿于九六、九七年新年交替之际来到中国北京,与此前刚结束“‘96水原国际交感艺术祭”展览由韩国返京的中国艺术家宋冬、朱金石、尹秀珍、袁广四人,再次进行艺术创作、交流活动“华城——北京城”(华城,韩国水原市的曾用名,现在通过议会提案建议恢复使用此名),我作为艺术评论家受邀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北京部分。 1月2日,后海望海亭通身裹罩住,飞檐翘角和台阁楼榭因循着旭日黄昏和...
- 打开一扇门发表于2007-10-11
- 这是一张四年前拍摄的照片。五位平均年龄三十出头的青年人,赤裸着上身,目光转向镜头的刹那间的神态,不难让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气。八月盛夏的流火里,他们在其中一位家中意兴盎然地谈论着,谈的是什么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五位都是艺术家,在此前和以后的五、六年里,他们以狂飙突进的全新方式改变了北京地区艺术发展的固有格局,并会同各地年青艺术家的创造性工作,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经由艺术殿堂通往现实生活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