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5280
文 章:33篇
评 论:23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谈谈策划“****时代美术文献展” 的经过及其该展的当代意义...发表于2007-03-21
- 我与王璜生、李公明策划的“****时代美术文献展”于4月29日至5月30日在广东美馆展出。仔细想来,我们之所以策划这个展览,并成功举办是由多种力量和机缘造的。有些属于人为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时代的需要,或者说得更宏大一点是时代的召唤使然。 其实,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早在上世纪的九二年,我就曾积极活动,从拉赞助到获得相关机构支持等方面,做了近半年的工作,目的是在****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举办一个...
- 人体艺术 :男性艺术家的体现观发表于2007-03-12
- 在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看来,身体是主体联结世界、进而理解世界和自我的本源在弗洛伊德看来,身体作为欲望的主体和对象,具有建构秩序井然的道德世界的功能;而在福柯的观念中,身体则是权力斗争的场所,规训的对象。其实,哲学家们对身体能量的重视,与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互动的文化现象。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生长于中国历史情境中的中国艺术家,关于身体的观念,以及对身体的表达,都与他们的个体或社会...
- 中国艺术生态的生成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之分析发表于2007-01-05
- 内容提要:本文是《中国艺术生态的生成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之分析》一文的上篇:官方艺术。本文认为新时期以来,官方艺术在1992年之前的社会环境中,基本上与意识形态、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共振共存的,但进入市经济改革的1992年之后,由于在总体上意识形态的表述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矛盾和距离,使官方艺术越来越像一种仪式而在艺术创造上难有作为。本文的兴趣在于从阐释社会学的立场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原因,...
- 作为美术史研究对象的“****时代美术”及其中心观念发表于2007-01-05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中国二十世纪美术史上,从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1976年****去世的这段美术史,可称为“****时代美术”。本文从历史分期、研究对象和范围、美术史观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于作为美术史研究对象的“****时代美术”能否成立给予了论证。与此同时,本文也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建构“****时代美术”独特形象体系的中心观念,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思想,在“****时代美术”中所起...
- 用艺术解读历史:观陈志光的《古戏台》有感发表于2006-12-26
- 以创造动物,特别是蚂蚁形象而著名的雕塑家陈志光,在 2006 年出人意料地创作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作品:《古戏台》。说其出人意料,是因为从蚂蚁到戏台,其间的距离实在是过于巨大。说其引人关注,则因为在当代艺术中,很少有艺术家像陈志光那样,花费巨资和长时段的劳作,把一个高 七米 八的古戏台,用现代的不锈钢,以手工的方法,完整地呈现给了观众。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陈志光的蚂蚁作为艺术作品,还在一定的意义上符合...
- 张念访谈录发表于2006-12-14
- 邹跃进(以下简称邹):在美术界,你是以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上《孵蛋计划》的行为艺术而为人所知的,在此之前你做过行为艺术吗? 张念(以下简称张):实际上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上做的《孵蛋计划》是我的第二个行为艺术。第一个行为艺术是1986年做的。当时读大学二年级,做了一个50米的长卷,之后把它剪成150份,寄给各个国家的总统,让他们签个字再寄回来。后来大概有10来个国家的总统签完字寄到我手里。 邹:...
- 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一辩发表于2006-12-05
- 在中国当代艺术问题中,艺术和市场的关系一直倍受关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管是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还是艺术理论家,对艺术市场是既爱又恨;他们既把艺术市场看成天使,认为它给艺术世界带来了福音;同时又把它看成是恶魔,它使艺术家们跟随市场的需求而泯灭自己的创造性,甚至投其所好,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意识。事实上,这种对艺术市场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既说明艺术市场确实具有天使与恶魔的两面性,同时也意味着对艺术...
- 中国艺术中的古典主义——读徐悲鸿的《奴隶与狮》之后的思考发表于2006-10-23
- 前不久,在海外漂流了几十年的徐悲鸿的油画《愚公移山》,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了艺术界的极大关注。现在,与《愚公移山》具有同样命运的另一幅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奴隶与狮》也回到国内,不久将与世人见面。我相信,由于这幅作品的特殊意义,它对艺术界和艺术市场的冲击将会超过《愚公移山》。 徐悲鸿的《奴隶与狮》创作于1924年,当时徐悲鸿29岁,正在欧洲留学。《奴隶与狮》在尺寸上比《愚公移山》大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