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工艺美术被设计取代的背后发表于2010-01-27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深圳生活大奖的颁奖活动。活动的奖品是一块普洱茶,被压缩出一个狮子头形,如同石头般坚硬,配上一个木头底座,就成了一个类似雕塑的奖品。如果有哪一天,奖品的主人觉得放着看不如把它喝掉实惠,可以把它砸了泡茶喝;如果觉得还是保留奖品有意义,那就留着,反正普洱茶保存越久越有价值。   这是一个好设计。它把奖品的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高度统一在一起;同时,它采用了生态环保的材料。这个奖品只是一件...
少年心事当拿云——刘若望雕塑解读发表于2009-11-26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致酒行》   刘若望1977年出生,文革后的一代人,这比我想象的要年轻的多。   最早是在一个展览中看到了他的作品,记住了这个名字,但是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好像是突然就冒出了这么一个人。2008年策划宋庄艺术节“众声喧哗”公共雕塑展的时候,特意邀请他参加了这个展览。他的作品很有气势,体量也够大,...
雕塑在湖北——观湖北雕塑艺术展发表于2009-11-23
  “回顾与展望——湖北雕塑艺术展”是一个通过作品和文献的方式,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雕塑艺术在湖北的发展脉络的一个展览。   这是一个在中国雕塑界开风气先的展览。现有资料表明,在国内以省为单位,追踪雕塑艺术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的学术整理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展现这个省份雕塑的历史成就和现实状况,尚属首次。   为什么要对雕塑艺术进行这种地域性的梳理?回答是,这是当代文化的发展需要。在...
从现代材料艺术到当代艺术发表于2009-11-11
  1986年9月,万曼壁挂工作室在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成立。从那时起,到后来转为环境艺术系“万曼壁挂研究所”,再到雕塑系第五工作室;这个学科二十多年的的发展印证了它是如何从现代材料艺术、现代装饰艺术走向当代艺术的学术转型的历史过程。   万曼壁挂工作室从它成立之日起,就相当引入注目。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求新求变的年代,人们的眼球曾经有相当一部分被这种新颖、奇特的形式所吸引。“壁挂”...
孙振华:“原创”三问发表于2009-10-12
  一 原创何以可能?   自从有艺术批评以来,“创造”、“创新”、“独创”这些概念一直被强调。可是,当人们使用“原创”这个概念的时候,情况有了不同,因为“原”字,人们給这种“原的创造”赋予了特别的含义。 例如:   “原创一词含有最初的、首先的、新颖的、原生的、独特的等语义。”(1)   “原来的、最早的、最初的。不是临摹别人的...
论新时期的中国雕塑发表于2009-09-11
  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我们发现,中国雕塑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一种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   也就是说,把中国雕塑放在改革开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中,解读出社会变革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征;反过来,社会的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思想能量和产生的社会变革,又成为中国雕塑发展、变化的时代根源。   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中国终于面向世界,...
阳光下的黑洞——网络批评与公共伦理断想发表于2009-07-14
  昆德拉说:当社会实现三个基本条件以后,写作癖将不可避免地发展成流行病的规模:一、福利水平普遍提高,使人们有闲暇从事无用的活动;二、社会生活高度原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普遍疏离;三、民族内部生活中大的社会变化极端缺乏。   昆德拉所说的写作癖形成的条件似乎还缺少了一条,这就是在当代条件下写作癖流行的技术支持,即写作传播方式改变。互联网络的出现,使批评写作及其传播变得简单方便,这也无疑为...
孙振华:“众乐乐”的公共艺术发表于2009-03-17
  这些年“公共艺术”这个词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流行。 如果我们对市民做一个测试,公共艺术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说,公共艺术啊,不就是城市雕塑吗?   这或许表达了一种直观的印象,但这么回答是不对的。在西方社会,并没有“城市雕塑”这一说,他们一般把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称作公共艺术;而我们所说的城市雕塑在公共艺术中又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很容易把公共艺术和城市雕...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