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85390
文 章:173篇
评 论:10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画外光的“反动”发表于2017-07-25
- 从任何角度看,发生在十九世纪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运动,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一,印象主义第一次正确地把绘画变成了科学。点彩派修拉说,艺术就是科学,所以,他的画要经过起物理学光谱的分析。莫奈在不同时间画同一景物,因为他知道,不同时间的阳光,色彩倾向不一样。二,印象主义第一次把油画从贵族手中解放了出来,变成了平民的艺术。比如,他们不再强调油画的古典质地,要把画面磨得要像镜子般光亮,要如实画出物体的质感...
- 被安排的野趣发表于2017-01-09
- 现在流行民宿概念,青年人成群结队离开闹市到偏远之地寻找野趣。这种风气也许是艺术界一些先锋艺术家在十几年前开始的。想当年,我的一些艺术朋友率先开辟此类生活,觅一座荒山,一汪水塘,办好相关手续,自己设计,不几年,别致的房子就冒出来了。晚上来到此地,吃水塘里的鱼,半山养的鸡,屋后种的菜,再加各种酒,红的白的黄的混的,一应俱全。月明星稀之际,可以胡侃;乱云飞度之时,可以傻笑;电闪雷鸣之间,可以哭泣。借着...
- 历史的“蝴蝶效应”发表于2016-12-19
- 历史学家黄仁宇读《史迪威文件》时,读到史迪威说他曾经在中国内地某处看到有上百号人如百节虫般去拖一节火车厢,感慨说,中国人之伟岸于此可见,这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黄仁宇提醒我们说,史迪威对中国的观察,除这以外,还叠加着一个严厉斥责国民政府贪污腐败、人浮于事的方面。黄仁宇说,如果史将军愿意深入到细节中去,了解这些个如百节虫般拖车的人的真相,就会惊异地发现,他们都是强迫拉来做苦力的民工,其背后真相,...
- 论逸笔草草和坐卧畅游发表于2017-02-02
- 从小喜欢作画,后来明白是童年多动,涂抹兴致不断,顺势学了艺术,挂着艺术家头衔,招摇过市,算是威风。不过,一旦艺术成为专业,就等于进入专业场拼搏,有很多类似的高手彼此较量,不深沉也得装深沉,否则就会没面子。至于艺术竞争之道,主要是参加各种展览,从高大上的国家展览,到次高大上的省级展览,再到更次的市什么会举办的正式展览,最后,便是参加山寨版的同人画展,几个当年学画的朋友,据说已经是资深美协会员了,...
- 民谣的意义发表于2016-11-28
-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各方议论。我不研究文学,也不太懂音乐,却喜欢迪伦和他的民谣,并从中领悟什么叫民间性,什么叫草根趣味。香港许冠杰可能也算是本地兴起的一种“民谣”,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至今仍是我心仪的“老声音”。后来的粤语原唱和许相比,其草根性就明显弱了下来。中国崔健,从这个意义看,可能也算是我们这一代的“民谣歌手”,一首《一无所有》唱遍了大江南北,感动...
- 批评为何?何为批评?发表于2016-11-01
- 已经开了八届的中国艺术批评家年会了。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批评界不断地讨论艺术批评的有效性,个别年轻气盛的,甚至为此不惜开骂,统而曰之:中国没有艺术批评。 一般意义上我也同意中国没有艺术批评。极左时代,艺术批评是革命大批判,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好不得意。当年最著名的批判家是臭名昭著的姚文元,以至后来有了让人生畏的“姚体”,那种无限上纲上线、随便捕风捉影的文笔,别看今天已成历史,偶尔之...
- 艺术不可教发表于2016-10-18
- 今年美术高考,评成绩现场几成奇观。几万张考试作品平摊,评卷老师拿着棍子指点,及格或不及格,几秒钟决定。不知这样能否辨识好学生?况且作品千篇一律。 正因为考试如此,所以,几乎所有考美术的学生,都要经过“虎狼训练”,在各种升大班突击作画。升大班有明确目标,考广美还是考国美甚至央美,各有不同作品示范。甚至有了,比如,央美油画系的特殊颜料,或国美版画系的特殊颜料,不用调配,灰一号,灰二号;...
- 我的八十年代发表于2016-05-20
- 大概是1980年年底,作家叶曙明,我的老农友,因为一本《国会现场》而获得名声,对我说,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叫《买假药的老头》,描述一个以收集茶叶为生的老头的莫名生活。老头收集茶叶很认真,可到死也不明白收集茶叶的目的。我当时读了以后,觉得刺激。那个年代,我这一代人所理解的“现代派”,就是这样,以为人生有目的,其实无目的,或者失去目的,但又好像仍然有目的,情形像卡夫卡的《城堡》,挣扎努力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