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如何谈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发表于2011-07-23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对外持续开放的激烈变化之中,中国当代艺术由此蕴含着巨大的创作能量。中国艺术家自1993年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在国际重要展事中频频亮相,已成为当今国际艺坛上一股值得重视的力量。   与之极不相适应的是,中国策展人、批评家、收藏者、艺术媒体和艺术机构,却并未真正进入国际艺术运转体制,即使偶有参予,也是作为次要角色或多元配料。所以,不管中国艺术家参加了多少次国...
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发表于2011-07-23
  “美术”一词来自日本,从英语单词Arts译出。本义为“艺术”,而不是Fine Arts——“美的艺术”。西方艺术史描述的主要是绘画、雕塑、建筑。由于古典艺术乃是追求和谐即追求美的艺术,所以对“美术”一词,如果望文生义,很容易把古典艺术标准当作所有艺术的标准。就整个艺术史而言,艺术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不丑不美和非丑非美的。用美不美来看待艺术,不说是很...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罢!”发表于2011-07-23
  问:您曾在简历中这样描述过自己:“籍贯辽宁、生在西安、长在重庆”,并且用“每况愈下”来加以形容。请问这四个字的含义是什么?背后隐藏着个人身世的什么变化吗?如果是,对您批评思想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答: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父亲是东北人,我又在西安出生,母亲是重庆人,我从小在重庆长大。中国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我从北边走到西边,又从西边走到东边,东西结合,南北杂交,家境变化与...
个体价值不容抹煞发表于2011-07-23
  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离不开对于现代性的认识,问题在于对现代性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之所以在中国美术界成为值得争论的问题,原因有两个:   其一,现代性的普遍性原则在西方后现代思想家那里受到质疑和批判,由此引入关于差异性的分析,于是中国现代性或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似乎找到了某种理论根据;   其二,中国社会自80年代以来在经济领域中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官方已意识到表达上变幻体制话语使之...
从卡塞尔到威尼斯发表于2011-07-23
  6月15日   我们是晚上到的卡塞尔。   因为市政府邀请的缘故,有车到法兰克福机场来接。接车的是两位在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读书的中国学生,一路上谈论的自然是在德国留学的趣闻。说到该院40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过年,包韭菜饺子。韭菜在德国很贵,大约10欧元一公斤。而卡塞尔随处可见的草坪里长着一种宽叶的野生韭菜,味道与中国韭菜无异。于是不少中国留学生前去采摘。久而久之,让当地德国人很气,便在草地上立出一块牌子...
其乐融融的媒体与独孤求败的批评发表于2011-07-23
  前不久,一份美术杂志发来一个题目约稿,题为“其乐融融的艺术批评”,不知怎么,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一位年轻艺术家说过的话:如果被人强奸,或者反抗,或者享受。——但我既不能反抗,也不能享受,因为批评必须借助媒体。而这样的题目画地为牢,你怎么说都在我的桎梏之中,你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当然,比较好的办法是修正主义,把题目改成“其乐融融的艺术媒体”,让所有涉足者皆...
西南艺术的危机发表于2011-07-23
  1993年我策划《九十年代中国美术:“中国经验”画展》时,其出发点是把西南地区具有个体性独特面貌的成熟艺术家推向社会,推向国际交流。参展的五位艺术家毛旭辉、叶永青、张晓刚、王川和周春芽都经历过八十年代初期的反思艺术,以其表现性或心理化的风格从乡土绘画出走,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新潮美术中崭露头角。毛旭辉、叶永青、张晓刚等则成为“西南艺术群体”的发起人和骨干成员,以“新具象”...
上一页 1...15 16 17 18 下一页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