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25933
文 章:143篇
评 论:20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水墨艺术四题发表于2011-07-29
- Ⅰ水墨与观念 1、一谈到水墨艺术,必然涉及到国画、书法,必然联想到传统。传统一词乃是非常含糊。如果理解为既成的一切,那艺术在本质乃是反传统的,因为艺术之有价值,就是精神对既成世界的不认同。如果把传统理解为某种成型的有延续性的符号系统,那只有在古典时代传统才是真正完整的、持续发展的。因为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古代概念,它是世界范围人种、血缘、地理相互隔绝的结果。在这种隔绝日益消失的今天,民族...
- 我的批评观发表于2011-07-27
- 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现在当代人和当代文化的关系之中,表现为人的主动、人的独立和人的自由——即使只是向往。我们无法为艺术寻找一种外在于人的信仰,人源自生命的向往比任何信仰都更有力量,当代艺术是人的精神力量和思维智慧的证明。作为精神力量,它体现在对当代文化的批判性之中;作为思维智慧,它体现为视觉方式的深刻变革。其特点是:以个体生命和当下文化的广泛联系为契机,通过平易近人的呈现手段,从事使人充实...
- 没有个体性哪来公共性发表于2011-07-27
-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朝向西方的时期,“85新潮”之所谓“新”,不过是现代主义艺术西方已有而中国尚无。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乃是以个体创作冲击集体主义乃至集权主义文艺思想,至其极即是文化大革命。但千万不要忘记,文革艺术是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以艺术大众化的名义进行的,用今天的话说,它并不拒绝公共性。 80年代中国雕塑家都在向钱看,在美术界他们和搞装修的人一样,属于“先富起来&...
- 延安革命美术中的农民形象研究发表于2011-07-27
- 一、彦涵的《浮财登记》与农民心理学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土改斗争中的分地主家财是一次平均主义的政治实验和经济实验。有些历史学家对土改运动中的分地主家财的概括是这样的:“在1946~1947年间,最典型的运动顺序是,先进行清算斗争,然后对斗争果实进行日益平均化的再分配。这一过程的高潮是彻底没收地主财产(包括土地、房屋及所有俘财)和不同程度的平分全村土地和生产资料。”[1] 彦涵的《浮财登记》...
- 苏州本色当代美术馆开馆展览思路发表于2011-07-27
- 一、展览题目: 在场的历史 ——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 二、展览宗旨: 中国当代艺术已成为国际艺坛和国际市场关注的对象,欧美主流文化和权利优势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十分强大。而中国当代艺术不仅是中国开放时代的文化形象,它更是中国人此一时期精神状态的历史显现。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重要,一方面是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经验中始终保留着历史的力量,另一方...
- 艺术是一座城市的荣耀发表于2011-07-27
- 时间:2007年 8 月2日 地点:苏州本色当代美术馆 一.在当代艺术中重新解读历史 陈翰星(苏州本色当代美术馆董事长、总经理):苏州本色当代美术馆即将开馆,您认为应该如何运作?我们从开馆展说起罢。 王林(四川美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向之中,那就是如何看待艺术的历史价值?如何进入、如何书写艺术史?问题是艺术归属在什么地方?——只能归属于历史。对艺术家...
- 关于本质直观发表于2011-07-26
- 抽象艺术可以定义为对本质的直观,这里的关键是对本质的理解。本质即道,道即世界(宇宙和精神)的原发性,这是我在上文中的看法,这一看法还需要展开讨论。 人类作为世界的产物,面对着一个已经诞生的世界。这一事实使许多人相信,本质即存在于这个既成的世界之中,因此他们对本质的追寻始终被实证的要求所制约。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我们可以接受上述事实和关于这一事实的哲学研究(在此一意义上使用&ldquo...
- 艺术是人生的意外发表于2011-07-25
- 任何一位准备讨论艾未未作品的人,都会面临智力的博弈,因为艾未未预设了对于批评的抵制,并且他自己解说作品,而解说的方法就是首先讲作品如何的不重要。 有《画廊》杂志的采访为证: “别人怎么谈我的作品,我不感兴趣,说好说坏都不能影响到我。我甚至不关心人们从文化的角度去探讨还是从其他的角度去探讨。我不关心它是不是一个艺术品,是否有所谓的社会效益。” “如果把画张什么画,或搞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