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现当代艺术研究

刘礼宾

刘礼宾

RSS订阅

刘礼宾,1975年出生于山东高唐。美术史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52857

文  章:41篇

评  论:14篇

 
写,不仅是一个动作发表于2012-06-06
图一 图二 图三 ...
《马拉之死》是张照片?发表于2012-05-06
雅克•路易•大卫 《马拉之死》 1793年 画布油画 165×128.3cm   我生在农村,上世纪70年末,住的老房子也有30多年历史了,屋子被灶熏的黝黑。于是就把一些带颜色的纸贴在墙上。印象最深的一张画就是《马拉之死》。彩色的,印刷质量很好。估计是把《画报》拆开,贴在墙上的。之所以对这张画印象深,是因为和玩伴有过一次争论。争论的主题:这是张照片,还是一张画?我坚持认为这是一张照片,他坚持说是一张画,争...
不应仅是风格的写意发表于2012-03-13
滑田友 《一直向前》 200×240厘米 1949年   类似绘画,在中国古代,尽管有霍去病墓石雕那样著名的“写意”作品,雕塑也并非以“肖似”作为主要标准,但并非完全规避了“写实”,这可以从秦始皇兵马俑上得到例证。也正如绘画一样,“写实”在这一个文化体系里面,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此,将“写意”等同于“继承传统”,并不见得和历史完全符合:一方面...
作为艺术家的王式廓发表于2011-09-01
王式廓 血衣 王式廓 二流子转变 17×26  1943   木刻   在充满“革命现实主义”色彩的美术史叙事中,创作者的“艺术家”身份往往被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他们往往首先是个“现实主义者”、“革命家”,而非是一个“艺术家”。比如,很少有人用看待...
当绘画需要展场时发表于2011-05-11
  最初是在Art-Ba-Ba网站上看到“关于绘画的十九个个展”展览,觉得不错。展览汇集了我比较喜欢的几位画家:马轲、秦琦、贾蔼力、孙逊、徐若涛、李青。这几位画家对“绘画”是有所思考的,他们并非顺着绘画的既往逻辑“向下快跑”,而给绘画贡献了一些在时下存在的理由。把这些画家集聚在一起,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些年轻人的架上作品在站台中国的空间中所能延展出的关于绘画的形式与观念...
版画的单数性与艺术家的存在状态发表于2011-04-06
1984年六人画展        访谈者:陈、刘   时间:2010年6月15日上午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    刘:哪年考上南艺的?此前接收了哪方面的训练?   陈: 1982年。最初学得是国画,那个时候学画的人,学哪类画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上大学之前,我比较佩服的,年龄比我大,考上大学的都是学国画的,周围很多人也是学国画的。   刘:那你考的国画系?...
自我反省与自我对话发表于2011-03-29
  一、初学山水画   刘礼宾:你家乡在青岛,最早是怎么选择艺术作为自己的专业的?   隋建国:1973年文革期间,我17岁,在青岛国棉一厂当工人,因不甘心仅以“做工”了此一生,机缘巧合就拜师学上了山水画。   刘:这和你后来所学的雕塑专业差距好像有点大,那时候“国画”本身的处境都有些尴尬,老师教你什么呢?   隋:老师指导我学习的路子是最传统的方法:从临摹入手。从隋朝的展子虔一路临摹...
形式就是内容——去除对陈文骥作品的“意义”附加发表于2011-02-26
《陈旧的月季》 陈文骥  1996年         2010年11月30日,《2010陈文骥》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主展厅展出了陈文骥最近几年的创作,副展厅则展出了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很明显,策展人是要呈现陈文骥24年创作历程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陈文骥一直以来对形式的迷恋和不懈追求、   12月16日,陈文骥围绕展览所做的讲座中,陈文骥笑言:自己并无革命野...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