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现当代艺术研究

刘礼宾

刘礼宾

RSS订阅

刘礼宾,1975年出生于山东高唐。美术史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53031

文  章:41篇

评  论:14篇

 
中国水印版画的当代转型发表于2011-01-12
  时间:2010年11月15日   地点:中央美院版画教研室   嘉宾:苏新平 陈琦 刘礼宾   赵虎: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中国水印版画在当代的转型,这不仅是版画界遇到的最大的瓶颈问题,也是当下中国艺术界遇到的最大瓶颈问题。几位老师都是中国艺术界具有代表性的版画家和理论家,对这个话题是最有发言权的,希望大家敞开了谈。   刘礼宾:对于中国水印版画当代转型这个话题,我想先从陈琦前两天的展览为...
《艺术与艺术家词典》发表于2010-10-26
     2003年翻译完初稿,7年的校对和反复咨询,这本词典终于得以问世,望同仁多批评。   主编:范景中   翻译:刘礼宾 代亭 沈莹   校对:刘平 李震   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版   前言   《艺术与艺术家辞典》[Art and Artists]提供了关于美术的详尽信息,包括了涉及世界范围内的绘画、雕塑、素描以及版画作品的诸多词条,并介绍了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这本辞典介绍了艺术史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风格、...
现代雕塑的起源发表于2010-10-12
     民国时期,传统雕塑日益衰落,在以“师夷之长”为目的的留学大潮中,一批抱有艺术理想的年轻人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西方雕塑。他们回国以后,通过雕塑创作、创办雕塑系(科)、译介西方雕塑文献和资料,成为现代雕塑的拓荒者,他们亦成为中国第一批雕塑家。这些年轻雕塑家凭借从国外学到的写实雕塑技法,塑造名人肖像、创作纪念碑式雕塑,使雕塑进入上层社会和城市公共空间,使已经不是...
民国人民的美术史发表于2010-09-02
  内容摘要;1949年建国之后,围绕“人民”主题进行“历史”书写变得越来越自觉。在此之前,在20世纪的“现实主义”语境中,“人民”是突兀地出现于1949年吗?如果不是,它是怎样逐渐进入现实记录者的视野的?其中的艺术家又是怎样逐渐将“人民”纳为表现对象的?本文对民国史料进行梳理,意在使或隐或现在民国美术创作中的“人民”线索更为彰显。一方面提供一个重新审...
奥利瓦解读的价值和悖谬发表于2010-05-28
        相关链接:抽象艺术十五人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大象无形”抽...
作为象征的海外华人——艺术批评中的本体缺失发表于2009-11-14
徐冰 《天书》 1988年 48×28×11cm×4   在当代艺术批评中,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正以文化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样式粉墨登场,后殖民主义理论则在对海内、外华人艺术家的批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对待这些宏大叙事类型的叙事模式?如何看待艺术批评中的本体缺失?这是本文所提出的问题,期待这一问题得到批评界的更多关注。   将徐冰、谷文达、蔡国强、黄永砯称为“四大金刚”,是一种娱乐化的称谓...
涂鸦艺术的原初动力发表于2009-11-14
  兴起于底层,以涂鸦的形式发声,用廉价的材料对公共空间造成巨大的冒犯,这是涂鸦艺术发生阶段的特色;此后涂鸦艺术成为展览的新宠,被画廊、美术馆所收容,原本作为“问题青少年”的涂鸦艺术家或者去世,或者被驯服,涂鸦艺术渐渐背离自己的初衷;再后来涂鸦艺术的符号被专利化,标志化,成为商品的装饰物。这是西方涂鸦艺术的简略发展历程,大体以时间为序,但三个阶段前后重叠,甚至逆方向发展,原因在于此后(乃至现...
数码摄影的普及和“形象的狂欢”发表于2009-10-22
  本文以福柯、弗洛芒热、里希特对摄影与绘画关系思考的一致性,以及他们对“形象”的类似理解为基础,对同基于摄影与绘画关系的中国“图像式绘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境况提出质疑。分析在数码摄影日益普及的今天,创作契机获得的可能性。   (一)从福柯的“形象的狂欢”到里希特的“形象的模糊”   1975年,福柯写了专门论述绘画作品的文章《照相式绘画》[1]。福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