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201290
文 章:36篇
评 论:22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学术性,从何而来?发表于2008-11-05
- 大量漫天飞的所谓学术展览,给我们带来一种认知上的危机——学术到底是什么?是展览组织方的名头?还是策展人的名头?抑或参展艺术家的名头?如果不是,那么应该是什么? 最近,广州三年展打出了一个漂亮题目——“与后殖民说再见”,无论组织及呈现方式,都以学术为宗旨,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原因何在?且不说此次展览在主题设定上的争议性,仅就参展作品而言,便多少游离了展方自己设定的概念述...
- 当代性:取决于“表达”发表于2008-09-24
- 当代艺术,在今天的语境下,争议颇多,它往往与前卫艺术、观念艺术、现代艺术发生混淆。产生这种认知结果,一方面是二十世纪西方艺术谱系自身的复杂性导致,一方面则是中国三十年新艺术发展在“嫁接”、“引进”过程中时间压缩性的紊乱,从而导致原本就非线性发展的上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复杂。其实,与其纠缠西方艺术谱系中的概念,为所谓“当代艺术”正身,还不如回到中国艺术自我语境,...
- 流行的“空洞”:当图像被技术化之后发表于2008-07-14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玩世现实、波普、艳俗等以图像为中心的艺术表达之后,毫无疑问,“图像化”成为一种潮流,并因商业成功而广为流行。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图像从各个角落涌现出来,充溢于我们的视野。然而可悲的在于,如果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当下流行的“图像化”作品与90年代初期的图像作品并不相同——它们更多的只是一种符号展示,一种策略性的技术,而不再是现实问题的思考。 面...
- 架上绘画一定走向“消亡”吗?发表于2008-05-13
- 这是一个宏大而沉重的话题,它不仅涉及长达百年的艺术史潮流,还隐含了一个抽象的艺术理论问题——“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模式来分析艺术史”?简单说来,就是艺术是什么?它由哪些因素构成?其中,某一因素的改变怎样引导了其它因素的改变,从而产生艺术史的推进?这种推进,为什么在二十世纪会出现反架上的倾向? 或许,《草地上的午餐》有助于上述问题的思考。这件作品对当时画坛的触动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让人们不安的...
- 新东方绘画:幻象与精神发表于2008-05-13
- 对徐累、张见等新型工笔画的关注,源于我对画史的一个设问:东方绘画语言,有无现代意义上的表达?如果有,怎样才恰当?问题看似简单,答案却很复杂。它涉及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等诸多因素的混融与碰撞。 试图回答,可能存在两条线索:一、就本土画史来看,现代意义的表达与古典绘画差异何在?二、就世界范围艺术潮流来看,它与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发展有无关联?当杜尚的小便器堂而皇之地走进美术馆时,由马奈开始的...
- 传统工笔画可以介入“当代”吗?发表于2008-05-04
- 从某种角度看,中国工笔画也属于架上绘画的一种。当德国“新表现主义”、法国“新具像主义”、意大利“超前卫”艺术以后现代的方式重新证明架上绘画的价值之后,中国传统绘画样式能否利用传统系统中的绘画资源实现类似的转换与证明,便成为我们今天思考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是,这一思考隐含了一个前提:东方绘画语系与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本是两种“语意结构”系统的艺术,它们之间存在着互通与交集吗?日本...
- 语境转换与当代批评发表于2008-03-19
- 对于中国90年代美术批评的状况,易英曾在《九十年代中国美术》一书中提及:“从整体上看,近年来的美术批评在活跃程度上远不及80年代后期。……应该像造就大艺术家那样造就出大批评家,那才是批评的真正途径,但这个目标似乎还非常遥远。”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参与者,易英的感慨绝非妄言。告别80年代批评帮助构建艺术运动的热潮之后,90年代的批评在各类美术活动中的逐渐缺席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而且这种趋势在新世纪...
- 方式转换下的历史呈现——杨珺“二十世纪人物组画”观后记发表于2007-12-29
- 杨珺给自己出了道难题,他在毕业创作中放弃了自己相对熟悉的题材及语言。似乎,他天性中便隐含了一些叛逆的成分,虽然从表面上看他是相对温和的。杨珺操着湖南味道的普通话,笑起来阔朗而有节奏,配着光光的脑门,显得很憨厚。但他的憨厚中闪着一丝狡黠,正如他的豪爽中带着一点细腻、随和中暗藏一种张扬。或许,在本性上他是矛盾的,并试图在各种矛盾的性质中获得相对平衡的表达方式。这是我看到的杨珺,也是我在他画面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