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236360
文 章:135篇
评 论:42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近观与冥想——对自我世界的重构(下)发表于2010-12-13
- 但是,“近观”作为90年代当代艺术的一个基本的创作观念,及其观念背后所体现的美学内涵与文化诉求则被延续了下来。对于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如尹朝阳、谢南星、熊宇、王光乐、韦嘉等来说,“反宏大叙事”与强调作品与现实所保持的“近距离”关系,都应成为他们创作之初就应守护的原则。不仅如此,在部分年轻艺术家的认识中,在“反宏大叙事”与“近距离”的关照现实世界的转...
- 近观与冥想——对自我世界的重构(上)发表于2010-12-13
- 如果将讨论限定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与艺术话语生成的范畴中,近观既可以体现为一种观照方式,即艺术家与现实所保持的近距离关系,也可以衍生为一种美学话语,即因时代文化语境的不同而赋予创作方法以一定的美学意义。实际上,在过去三十多年出现的一些艺术运动与艺术思潮中,“近观”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近观”首次引起美术界的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以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
- 流行的依然是图像发表于2010-12-13
- 批评家:何桂彦 采访编辑:鲍禹 鲍:“卡通”与波普艺术有什么联系吗? 何:我个人认为,“波普”与卡通没有必然联系。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艺术史语境中,波普的出现有两个主要的艺术史逻辑。一是反抽象表现主义。反抽象表现主义也只是一个表象,波普反对的是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叙事。按照现代主义的标准,艺术应该是精英的、原创的、个人的。但波普反其道而行之,将消费的、批量复制的、廉...
- 往事如歌:从《蓝梦》到《溃夜》发表于2010-12-10
- 1988年,刘芯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象一个兴奋、无知的莽撞青年,带着崇拜的心情从乡下来到我曾经膜拜的地方——四川美术学院。因为那里有我曾经的偶像:何多苓、程丛林、罗中立……他们都曾在这里学习”。[1] 在当时西南大部分艺术类考生的心中,最大的梦想莫过于考上川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和“乡土”绘画的崛起共...
- 虚幻的偶像:大众文化与消费时代的幽灵发表于2010-10-13
- 江衡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的一批年轻艺术家掀起了卡通绘画的第一波浪潮。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潮流,“卡通一代”与北京的“艳俗艺术”形成了南北两翼,为90年代中期当代架上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江衡既是早期“卡通一代”的代表性艺术家,也是整个卡通艺术浪潮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十年以后,虽然“老卡通”已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言说大众文化与消费时代的创作...
- 何桂彦:“当代水墨”的边界与困境发表于2010-09-26
- 雅昌艺术网:你怎么定义当代水墨?如今的当代水墨是否有其自身的边界? 何桂彦: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批评界曾使用过多个与水墨相关的概念:现代水墨、实验水墨、表现水墨、都市水墨、观念水墨、抽象水墨等。由于立足点不同,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有较大的差异。譬如,“现代水墨”便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在面对传统水墨时,它主要体现为一种风格学上的意涵,特指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或水墨样式;在面对西方现代...
- 反图像与利用图像发表于2010-09-18
- 熊宇 《炼钢者》 布上油画 2009 (一) 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由此,人类加快了迈进图像时代的步伐,而图像与绘画的关系也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1855年,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为“摄影”开辟了专门的展厅,当时的批评家威尔茨认为,今后摄影的任务是对绘画进行哲学启蒙。[1]20世纪30年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图像转向”的问题,他曾预言,...
- 何桂彦:抽象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反叛发表于2010-09-15
- 刘媛媛:(以下简称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认知世界方式的不同,体现为西方的抽象主义注重在哲学和美学上的追求,而中国的抽象画更重视经验和感受,那么就请何老师从社会学的角度谈一下,导致中国抽象艺术偏离哲学和美学层面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何桂彦(以下简称何): 除了原始艺术外,我们可以将西方的美术发展简单概括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典、现代和后现代时期。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处理、反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