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8083
文 章:59篇
评 论:15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社会剧场与历史景观:宋永平的艺术发表于2007-11-19
-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宋永平是中国当代最具文化抵抗力的艺术家之一,在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终结之地,“共识的断裂”是多元主义生成的前提。遵从自身的艺术良知,他清醒、顽强地疏离媚俗文化、反讽政治意识形态,并对社会历史不间断地进行深刻反省,这些意向使之始终保持着美学批判的前倾姿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绘画、影像、行为作品构成了一个惊人的阿米巴巴山洞,在与历史、现实的粗暴关系中寻找艺术的意义,...
- 抵抗资本强权发表于2007-11-19
- 上午的议题,我理解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很多批评家都做出了关于艺术意义的不同表述。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这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演进,需要建构自己的本体。这种本体也就是批评家创造艺术史、书写艺术史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本体生成意义上来说,当代艺术史也是当代艺术批评史,19世纪晚期以来的西方艺术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艺术批评史。我在川美、清华任教这些年,主要精力在批评历史和理论的教学和研...
- “突围”清华美术学院新锐艺术展主题阐释发表于2007-09-04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锐艺术展,在798艺术区0工场艺术中心集中展示雕塑系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作品,同时兼有绘画系学生的部分录像艺术作品。本展览超出常规的、一般化的毕业展或教学成果展,就在于它力图表明美术学院根本的责任是为人类培养艺术家。这种责任本属常规,亦为教育共识。但现实却积蓄了持久的含混性,暧昧乃至阴暗。 但不容置疑的是,即使在一切模棱两可的含混中,仍然可以显现出对富于意义的当代艺术生存...
- 范式转换、空间场域扩展中的学院新锐艺术发表于2007-08-20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锐艺术展,在798艺术区0工厂集中展示雕塑系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作品,同时兼有绘画系学生的部分录像艺术作品。本展览超出常规的、一般化的毕业展或教学成果展,就在于它力图表明美术学院根本的责任是为人类培养艺术家。这种责任本属常规,亦为教育共识。但现实却积蓄了持久的含混性,暧昧乃至阴暗。 但不容置疑的是,即使在一切模棱两可的含混中,仍然可以显现出对富于意义的当代艺术生存的希望。...
- 当呼吸成为一种话语:“呼吸——山东当代艺术大展”评论发表于2007-07-20
- 主题阐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记录影片、行为表演以及身体艺术等每一种视觉艺术领域的前沿,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山东籍艺术家,更有杰出者影响力已蜚声国际。进入21世纪后,齐鲁大地艺术新锐辈出,他/她们以各自的才华、胆识和创新智慧,持续充实、扩展着艺术历史的当代性概念与意¬义,在波澜壮阔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中,与前行者共同书写出新世纪的篇章。如同宇宙生命万物的吐故纳...
- 呼吸成为一种话语:“呼吸--山东当代艺术大展”评议发表于2007-04-26
- 展览学术主持:岛 子 主题阐释和展览概况 自1980年代以来,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记录影片、行为表演以及身体艺术等每一种视觉艺术领域的前沿,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山东籍艺术家,更有杰出者影响力已蜚声国际。进入21世纪后,齐鲁大地艺术新锐辈出,他/她们以各自的才华、胆识和创新智慧,持续充实、扩展着艺术历史的当代性概念与涵义,在波澜壮阔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中,与前行者共同书写出新世纪的篇章。如...
- 重获灵韵:Lim Young Kyun的肖像摄影发表于2006-12-31
- 韩国摄影家Lim Young Kyun教授自19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肖像影像作品,在国际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Lim的艺术观念和影像形式,表征着视觉艺术中“身体转向”(Body Turn)的一种现实面向,并日益凸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后人类时代身体的矛盾性源自社会现代性疾进,其中消费文化、生物技术、医疗体制、环境变异、基因改造计划等,使人的概念所联结的自我形象认同进入众所周知的危机,因此哲学和艺术对人的主体性之探求...
- 奥菲丽娅的光晕—尹红意象绘画断想发表于2006-12-31
- 谛视尹红的画作,悠然浮现出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的名诗《在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人群间的这些面庞浮现(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crowd): 潮湿的黑色枝条上片片花瓣(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Apparition的语义是出其不意的显现,诗中是指面庞于人群中恍惚闪现,随即定格而形成了主观意识中的象,诗人于是把人脸比喻成湿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