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3668
文 章:14篇
评 论:0篇
最新评论
没有相关内容!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子谷:德国明斯特、卡塞尔城市风光随览发表于2017-06-26
- 2017年6月18—20日,本团一行先后来到德国明斯特和卡塞尔。艺术当然是万岁的,但人文风光的魅力更加直接和扑面而来。考察一个地区的艺术,其文化背景在城市建筑上不仅仅是可见一斑。实在无暇一一道来, 只好以一个懒办法,以图片的方式串联,与其说是向读者展示,不如说是此时此地我们心情的一个写照和象征。
- 张渝:俗套——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浅析发表于2017-06-23
- 较之于古代人物画创作,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物画创作除了一如既往地延续传统笔墨技巧之外,还多了新的因子与气象。“因子”是指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艺术上的写实手法,它首先表现为任伯年创作中的某些倾向,而真正蔚然成象并引起中国人物画创作发生质变的却是徐悲鸿自法国归来后引入的素描手法。由于素描这一造型利器的引进,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三科中,独独人物画一科在二十世纪获取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最终使人物画...
- 张渝: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域&隅发表于2017-06-09
- 无论域,还是隅,就空间意义言,都是地域性的一种慷慨的显现方式。这种显现方式所关联的概念是视域和视线。视域可以窄化为视线;视线也可拓展为视域。由于个人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不同归属,站在巴黎艺术之桥上的克拉克爵士和再别康桥的诗人志摩,一个思索文明的起源,一个告别夕阳的新娘。在他们的思索和告别中,哲学意义上的全球化和地域化,作为一个话题,一直是各国艺术家以各种艺术样式反思和创作的文化背景。具体到2017深...
- 张渝: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及历史局限 从“城墙之外”说起发表于2017-05-18
- 艺术之为艺术的境界,当然会有传统和当代的形态之异,但“批判性”只是一种艺术功能,而非艺术的终极品质。 当代艺术的多面性本身,不仅模糊了当代艺术的概念,而且也动摇了所有试图准确定义当代艺术的努力。鉴于此,很多关于当代艺术的解释,其终点处只能在言说体例上以传统哲学最为经典的话语模式,比如“道可道,非常道”来聊以自慰。然而,这种概念的不确定性,恰恰撕开了艺术家多维想象的艺术空...
- 刘淳VS杨卫:圆明园是英雄梦的战场,宋庄是回归现实生活的温柔...发表于2016-07-08
- 刘淳: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初你曾经在圆明园画家村生活过,那时你还是一名画家,后来是怎么转向艺术批评的? 杨卫:至于我是怎么转向艺术批评的,机缘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源于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遭遇到了一些困惑。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再以好坏来论作品,而是用意义来概括。这就使得艺术家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而批评家也就是解释者的权力却在不断放大,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往往不在艺术家的控...
- 王端廷访谈录:在艺术世界中,观念是大于形式的发表于2016-06-28
- 我担任《当代艺术》一书的译者纯属偶然。由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Julian_Stallabrass)撰写的这本《当代艺术》(英文全名为 Contemporary_Art:A_Very_Short__Introduction)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袖珍百科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以较小的篇幅对作为一个全新系统的当代艺术作了全面介绍,既叙述了当代艺术的历史,又厘清了当代艺术的理论,尤其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基本特征及其种种外部关系作了阐释。 《当代艺术...
- 顾丞峰:期待“历史的硕鼠”出现发表于2016-04-15
- 黄专的“机场感言”在当代美术圈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涟漪——说其小,在资本当道,拍卖价格屡屡搏人眼球的时下,一个小小的0CAT北京研究与文献馆的夭折比起某件天价作品的流拍,实在不能吸引公众注意;说其大,对黄专个人的文化理想乃至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长期发展,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黄专在文中说:“由于投资方毫无愧疚的爽约,筹建0CAT北京文献与研究馆的计划划上了句号,这也意味着我们...
- 张渝:“苦铁画气不画形” 我看吴昌硕发表于2015-11-04
- 苦铁是吴俊的号,就如昌硕是吴俊的字一样。然而,“昌硕”这个字比起“苦铁”这个别号来,不仅字义好,而且气局也大。因此,昌硕也就成了他自己以及后人称呼吴俊用得最多的字。他另外的别号,比如缶庐、老缶用得也比“苦铁”要多,原因也和我上面说得差不多。但是,我还是想从苦铁、画气等方面来谈谈我眼中的吴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