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谈艺千字文

何光锐

何光锐

RSS订阅

何光锐,1971年生,媒体人,长期致力于古代书画研究与艺术评论。

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225776

文  章:68篇

评  论:14篇

 
不如守约发表于2013-09-05
  这个守“约”,说的不是跟朋友约会的“约”,而是与“博”相对应的“约”。对于今天的艺术家来说,守约是不容易做到的。跟前人相比,我们面对的信息太多,资料太多,诱惑太多。这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然而,要抵挡住诱惑,却需要觉悟和定力。周围有不少搞书法的朋友,每年看他们的各种展览,总的感觉是大家都在竭力地想端出一些“新”的东西,前年整的是隋唐写经,去年是汉...
程式”之辨发表于2013-08-29
  在谈论中国画的场合,“程式”成为了一个与“守旧”、“教条”、“落伍”相联系,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有人甚至到了对“程式”讳莫如深,谈之色变的程度。然而,程式是绕不过去的。一百多年前,国画革新的思潮因国运衰靡而起,对传统的反思与对明末董其昌、清初“四王”的批判相伴随,而批判董其昌、“四王”,则与反对“程式化”相始终。从...
古是什么?发表于2013-08-29
  我们身处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身处文化思想的“湍流”之中。全球化信息化扑面而来,而伴随着经济崛起,国人的文化自觉正在悄然苏醒,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碰撞来日方长。在这样一个众流交汇、视角多元,话语权争夺激烈的当口,围绕“古”的讨论,是一个前沿的话题,如何理解“古”、对待“古”,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焦点。那么,“古”,究竟是什么?“古”不是一个时间...
“石”话实说(之七):“老性”与“囝性”发表于2013-08-22
  “老性”与“囝性”,什么意思?看来得先说明一下。“老性”这个词,往往与“老坑”相关联,大致玩玉石的朋友都能明白。“囝性”(请注意,“囝”字在这里不念“nan”,而念“jian”)呢,这个词似乎是特有的,人人挂在嘴上,却只知道发音弄不清它的写法,甚至对它的真正含义搞不清楚,直到最近笔者将其考证出来。夸句海口,笔者的考证也许可以...
“石”话实说(之六):侃价之“道”发表于2013-08-22
  庄子曰,“道在瓦砾”。这“瓦砾”之中都有“道”在,那寿山石这种宝贝就更不用说了,鉴定有鉴定之“道”,雕刻有雕刻之“道”,买卖呢,自然也有“道道”。买卖的核心环节是侃价,这里头的奥妙之处难以言表,可以引用陶渊明的两句诗----“其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中国人向来不太喜欢明码实价,许多买卖的价格定位是通过一个太极推手般的“侃&...
“石”话实说(之五):竹与石发表于2013-08-22
  一位上海的收藏家朋友远道来榕,请求笔者带路,拜访此间以书法篆刻和寿山石雕刻闻名的陈达先生。落座之后,手抚那些刻有甲骨钟鼎文字的寿山石作品,不禁发出“观止”之叹,而当他看到陈达先生从布套中取出的几片竹刻臂搁时,竟然离席而起,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良久,又对寿山石雕和竹刻这两门艺术在当下截然不同的境运而感慨不已。陈达有一方常用的闲章,曰“与竹石居”。竹,其所爱也,石,亦其所爱也。他...
“石”话实说(之四):外行与内行发表于2013-08-22
  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他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相反相成,既相互对立又可以相互转化。对于玩石头而言,就没有绝对的内行和绝对的外行。内行看门道,所谓的“门道”包含了一些概念、知识和经验,但可能同时包含各种各样的成见和似是而非的“伪知识”。当你面对一块具体的石头时,这些成见和“伪知识&rdq...
“石”话实说(之三):寿山石有没有文化?发表于2013-08-22
  这是个一向扯不清的话题。认为有文化的把它说得很有文化,认为没有文化的把它说得很没有文化。前者说后者因为没文化所以不懂寿山石文化,后者说前者因为没文化所以才把寿山石当作文化。笔者不才,也算个小文化人。混迹石市,两耳充闻此类争论,还不时被人强拉住当裁判。一来怕露出自己的文化底子,二来怕得罪大文化人,所以通常只是作惶恐状,唯唯而已。然而私下里也不免拿自己的那点文化,来揣摩揣摩寿山石文化。窃以为,虽然...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