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谈艺千字文

何光锐

何光锐

RSS订阅

何光锐,1971年生,媒体人,长期致力于古代书画研究与艺术评论。

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225770

文  章:68篇

评  论:14篇

 
“石”话实说(之二):有多少石头可以重来?发表于2013-08-22
  一位寿山石精品店老板从他的保险柜中取出一块比拳头稍大些的摆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面上。笔者凑上前一瞅,“李红善伯的,材质难得!”“台湾回流的,东西是好东西,不过这雕工是十几年前的,准备磨掉请人重刻。”一听此话,笔者将石头拿起来仔细端详,原来刻的是一队仙女什么的,高浮雕,刀工娴熟,而构图显得有点繁复杂乱,再一看,落款竟然是一位鼎鼎大名的雕刻家。“真的要磨掉?” 看到笔者&...
“石”话实说(之一):眼力就是生产力发表于2013-08-22
  中国人特别喜欢创造一些委婉、体面的说法。比如,在收藏方面,“交学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体面”的说法。什么叫“交学费”?,不外乎马失前蹄,买错了东西,说得白一点,就是“栽了”。虽说搞收藏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但老“交学费”总归不是个事儿。从少“交学费”,到领取“奖学金”,是每位收藏爱好者的追求,然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
可持续美感发表于2013-08-22
  可持续美感,是艺术的一大秘密。为什么有那么一些杰作,能够超越时空,散发出永恒的光芒,不断地成为后代艺术家的灵感来源?比如希腊雕塑、“二王”书法、元人山水、六朝人物画,总是令人味之不厌,常看常新,其美感之渊深,似乎探之而无尽,叩之而不竭?仔细推究,不难发现它们都具备“中和”之特征。动静相参,巧拙互用,在质与妍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当希腊雕塑从古风时期的稚拙走出,当王羲之将书法...
倪云林为何不可复制?发表于2013-08-13
  时下在讨论国画传统时,经常会听到一种论调,认为笔墨不过是一种技巧,而绘画却要反映思想。这话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怎么反驳呢?一次,跟画家王和平先生聊到这个话题。他说,如果笔墨只是技巧,技巧总是可以掌握的,为什么倪云林构图最简,笔墨最简,六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学得像呢?我想,对了。拿倪迂来说事,最容易讲得明白。明代的沈周每每临摹倪云林,他的老师赵同鲁一看到就大喊:“又过矣!又过矣!”这是画史里...
上一页 1...6 7 8 9 下一页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