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40904
文 章:150篇
评 论:164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捡漏靠机遇 机遇靠眼力发表于2015-09-01
- 眼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我国的藏市异常火爆热闹非凡,参与各类集藏的人与日俱增,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七千万人在从事各种收藏,有如此众多的收藏者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为了满足广大收藏者的需求,各地兴建了许多收藏品交易市场,大中城市还纷纷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古玩城。由于人多物少,古玩的价格节节攀升,以前在鬼市地摊上能捡漏的现在越来越少,藏家若要买古玩精品一般都得上大拍卖行,但...
- 艺术品收藏,物有所值 贵在喜欢发表于2015-08-11
- 在艺术市场上藏家常常会有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件东西你买贵了,那件东西你卖便宜了。买贵了按古玩俗语就是“打眼”了,买便宜了就意味着“拣漏”了。实际上,艺术这东西原本是无价的,俗话说“黄金有价,艺术无价”、“艺术乃无价之宝”说的就是这个理。记得200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苏富比曾推出过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这个瓷器原为奥格登•里德收藏,他曾...
- 字画收藏比拼的是什么?发表于2015-07-25
- 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容以及人们对名人字画鉴赏水平的提高,有兴趣参与收藏名人字画的人可谓越来越多,可以说,名人字画的收藏已经成为了民间收藏的一个主流品种。那么,收藏者收藏名人字画究竟在艺术市场上比拼什么?这恐怕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 从今年春拍看字画买卖风险发表于2015-06-08
- 作为艺术市场主流品种的传统字画,在调整时期,无论是买家、卖家或是中介方都给予极大的关注,特别是藏家的赢利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割肉亏损却很少被媒体提及,实际上,艺术市场蕴含的风险很大,有的绝对不亚于股市乃至期货。
- “红色经典”国画体现经典价值发表于2015-05-25
- 在刚刚结束的嘉德春拍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李可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以2800万元起拍,经过几十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265亿元成交,如果加上李之前的《万山红遍》、《长征》、《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三件过亿元的作品,李共有四件作品过亿元,有趣的是,这四件作品都是红色题材。
- 从香港三大春拍看名家作品的走势发表于2015-04-14
- 在前不久香港结束的三场春季大拍——苏富比、保利香港、嘉德香港中,中国书画仍就是最为抢眼的品种,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率几乎都要高于其它品种,如苏富比总成交额高达4.77亿港元。而张大千作为中国书画市场的龙头股,无论在苏富比还是保利香港、嘉德香港的春拍中,表现最为抢眼,以苏富比为例,共推出338件中国书画精品,其中张大千35件作品,占了10%以上,是名家中最多的一位,另还有2本张大千收藏点评批注的书,...
- 漫议百年无废纸发表于2015-04-09
- 众所周知,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纸制收藏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文献价值,而且收藏门槛相对低,具有极大收藏和投资的魅力。近几年,纸质收藏品收到藏界的关注。2013年2月,北京还发起成立“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为此,全国各地机构和藏家纷纷响应,可见其号召力之强、影响之大。
- 安思远珍藏为何屡屡拍出天价发表于2015-03-23
- 前不久纽约佳士得精心挑选和精心策划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以创下了“白手套”佳绩和刷新四项世界拍卖纪录而轰动全球。安思远作为世界顶级古董商和“中国古董教父”及“明朝之王”,他的藏品为何让世界收藏家如此痴迷和青睐这是值得后人思考和品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