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山中有真意—清代蒲华山水画风格探析(二)发表于2015-04-03
  蒲华留存于世的相关资料甚少,而吴昌硕为蒲华四十年之好友,他对蒲华的评价成为研究蒲华生平和艺术创作最有力和最可信任的资料之一。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便是吴昌硕为蒲华唯一留存于世的诗集《芙蓉庵燹馀草》中的序言。吴昌硕在序中对蒲华的人物性格有过这样的描述:“作英蒲君为余五十年前之老友也,晨夕过从,风趣可挹。”“汗背如雨,喘息未定,即搦管写竹石。”读之,如见斯人。同时对蒲华的个人造诣...
山中有真意—清代蒲华山水画风格探析(一)发表于2015-03-31
  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载:“蒲竹英(华),原名成,秀水人。与予同受知于万文敏公,入邑庠。工画山水、花卉,大屏巨嶂,顷刻可成。壮岁即橐笔出游,客甬上最久。后寓沪滨,孑然一身,无室家之累,喜蓄古琴,遇即购之,亦奇癖也。”这是目前所见对蒲华的最早记载,大致概括了其读书、绘画且漂泊的一生,资料鲜见如同蒲华在世时的孤独与悲凉。壮年时,蒲华孤身橐笔出游,行踪不定,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个中真意...
儒家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发表于2015-03-30
  在书法发展史中,赵壹《非草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对书法进行全面渗透、融合的发端,并对后世书法以及书法理论批评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非草书》为最早论及书法的赋文,不仅对草书产生的渊源作了客观、理性的分析,也对当时习草之风的盛行作了形象的描述,并阐述了作者对草书的认识和对此现象所持有的态度,对后世书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汉王朝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云水磅礴迥出尘—浅析陆俨少山水画的动态美发表于2015-03-30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过:“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他又进一步说道,“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也就是说,中国的书画艺术非常强调笔飞墨舞中所传达出的动态美。英国美术史家罗杰·弗莱也说:“中国艺术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在其中占首要地位的线的节奏。这种线的节奏又总是具有流动和连续的特征,这真是一种用手画出来的舞蹈的曲线。”的确,我们所能看到的汉代绘画和见于敦煌石...
茶的起源和饮法发表于2015-03-25
  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无论对于文人雅士而言,还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良友。我们不妨追根溯源,探寻一下古代茶的起源与饮法。
论明清时期“八分”与“隶书”观念的流变(下)发表于2015-03-24
  统视上文,明清文人频将“隶书”与“八分”相比,但对“隶书” 本体论述则远不及“八分”,而且多针对“八分”而言,明代王云凤《八分存古书·序》的旁征博引便是一例。此外尤可注意者:其一方面既专门论述二者的不同,一方面又在一般的行文中将二者混用。如明代赵宧光在《寒山帚谈》中既独具发明地将“隶书”划分为分隶、汉隶、唐隶、徒隶以及近代隶书,但...
论明清时期“八分”与“隶书”观念的流变(上)发表于2015-03-24
  明清文人对古代碑刻的吟咏、题跋汗牛充栋,每好考辨源流、剖析义理,这一点在相关隶书碑刻的文献上体现得尤为充分。具体到《夏承碑》《华山碑》《刘熊碑》等碑刻而言,诸人又多好借以对“八分”与“隶书”的具体所指进行阐述。但明清两代对于二者概念的考辨往往愈辨愈不知其所然,株守旧说、瞀乱成文的现象尤为普遍。
明清承具的造型功能分类(下)发表于2015-03-22
  这里所说的琴桌,指专供抚琴使用的桌子,不包括被俗称为“琴桌”的条桌。   琴桌的高度比一般高型承具稍矮。因为琴要置于其上,而手又要在琴上弹抚,所以就要降低相应的高度以符合人体需求。在宽度上,因为桌面上只需摆一张狭长的古琴,所以琴桌的长宽比近于三比一,以适应古琴狭长的造型。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