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1641
文 章:74篇
评 论:6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栗宪庭---不解之结-陈宇飞作品展序发表于1996-11-20
- “结”作为名词,在中文里经常用以形容内心难解的郁结意象。早在魏晋时,社会的黑暗使一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内心充满了痛苦,因此,诸如“胸中块垒”的词汇就常出现在他们的诗中,此后,“块垒”也多被历代文人所喜用。块垒即“结”。著名的苏东坡也曾在他的绘画中用“树结”形容他心中的结。“结”变成通俗汉语即是“疙瘩”,口语里也常说“他心里有疙瘩”。块垒、结、疙瘩,即是形容物象的词汇,也是描绘内心状态的语言,这是...
- 从当代美术大势中看艾轩的艺术发表于1988-09-25
- 中国艺术的复苏,始于1979年。所谓复苏,系指艺术摆脱附庸与官方政治需要的地位,走进艺术本来的那种精神自足状态之中。这种返回艺术之途的初期,美术界呈现出对形式的热衷。但在1979年的下半年,暴露社会阴暗面的所谓“伤痕美术”骤起并席卷全国,取代了“形势热”而成为美术界的主要趋势。因为建国30年文艺思想对艺术家的禁锢,表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划一,还只是最表层的现象,其实质是对时代乃至艺术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