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3014
文 章:134篇
评 论:80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朱其:你不想混了么?发表于2010-09-16
- 每当我批评大腕的文字上网后,一个叫“某社会”的网站论坛上总是会顶起一个匿名老贴“朱其,我看你是不想混了吧?” 记得在2008年揭发天价拍卖时,有一个带四川词汇的帖子,威胁数日内就会潜入京城,要候在我家小区等着索命,结果我等了这个杀手三个月也未等到。今年初,我批评某大腕个展,结果收到威胁我家人短信,我回他信说,我等着,不过我去见上帝一定要拖着你一起去。后来这个影子杀手又杳无影踪...
- 如何超越艺术全球化后的“万人一谱”发表于2010-09-15
- 如何超越艺术全球化后的“万人一谱” ——2010年韩国光州双年展观后记 9月上旬,与好友前去韩国观摩光州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为亚洲重要的双年展,但近几届也陷入“高级的平庸”循环,哪怕上届由美国著名的非裔策展人奥奎·恩维佐总策划,也被做成一个“高级的平庸”大展。在艺术全球化的时代,在艺术语言和展览要与众不同,实在太难,即使再优秀的策展人似乎也回天乏术...
- 贺大田:新中国的集体生活和“年画”史诗发表于2010-09-10
- 与新中国同龄的贺大田,试图将自己的作品看作一个叙述新中国的窗口。这些窗口呈现了新中国的集体生活及其它自身的社会形式。 贺大田的“中国窗口”采用了一种装置瓷板画的形式,这来自他早期的作品形式。他早期的“老屋”系列是一种从内景看外景的“乡愁”视角,即从室内的门框前,看到一个剧场化的老街。而在这种悬挂化的装置绘画上,观众实际上又被外置化了,老街成为一种被观看的乡愁化...
- 朱其:谁是当代艺术国家队?发表于2010-08-25
- 当代艺术近些年正在寻求“盖棺论定”,从做各种超级回顾展、成立官方当代艺术院到出版各种版本的当代艺术史。当代艺术的“被承认”焦虑可谓艺术史上罕见。 这个被承认的焦虑症自1989年之后就已开始,九十年代是渴望被西方艺术体系承认,近十年则是渴望被时尚、媒体和体制承认。直到当代艺术院成立,有些艺术家宣称他们已是当代艺术的国家队。 从“当代艺术院”到“国家队”...
- 邂逅草间弥生及日本——中国能给世界幸福吗?发表于2010-07-26
- “希望中国能给世界带来幸福!”这是七月中旬一个接受采访的日本艺术家最后说的话。七天以后我第一次踏进上海世博会,为我们策划的中日版画展察看场地。世博会现场比我想象的要好,它就像一个临时乌托邦,感觉一个人类大同的未来社会在这儿已经“临时”实现,或者已经变为一个“公园化”的景观。 世博会的临时景观也许超越了东京,即使日本的经济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的低迷,但中国的大城市要...
- 死生如戏的灵知视界发表于2010-06-17
- “你不必再孤独,因为我们都不是自己了。”这是陈庆庆在她2000年的一个装置题诗“克隆诗话”中的诗句。关于女人、生死、灵魂以及孤独的今生和来世,是陈庆庆装置艺术的基本主题。 一. 199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的一个高潮时期,陈庆庆无疑是这个群体的代表之一。她创建了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具有灵知主义风格的语言体系,其语言表现为一种举重若轻的气息,虽精巧却大气、气势逼人但很女性...
- 当代艺术的未来:人的解放、电子经验及其社群发表于2010-05-27
- 以西方艺术为基本模式的当代艺术已经全球化,与此相应的则是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这包括各种资本和体制规模的美术馆、基金会和国际双年展,以及著名的画廊业。这个体系保证了当代艺术不会再如十九世纪末那样埋没像梵高这样的艺术天才。但是,这个体系却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它正在使当代艺术制造一种“高级的平庸”。 在过去十年的世界各地的著名美术馆及其重要的大型国际年度展,如威尼斯双年展、卡...
- 吃屎、自残、食婴也叫艺术?怪异艺术的美学光环发表于2010-05-18
- 现代社会承认艺术家拥有表现特权。公众往往因为梵高等少数个案,就误解所有怪异艺术家都是天才。但如今的艺术家群体的道德人格已经多元化,甚至有一些“无赖”艺术家,利用怪异行为坑蒙拐骗、欺世盗名。 艺术史上有不少性格乖戾的艺术家,他们有不少怪异风格的作品。有些艺术家的乖戾个性不仅社会不能接受,甚至连见怪不怪的艺术圈都不能容忍。对怪异艺术的学术评价也各有差异,有些被视为艺术史的杰作,有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