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26047
文 章:143篇
评 论:20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自由的艺术和争取自由的艺术发表于2011-08-10
- 冷战结束的断言,对于前苏联和东欧已经是历史事实。但对于中国而言,情况要复杂得多。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长期的执政者并没有改变共产主义目标,只是把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由计划经济改变为市场经济,改变的目标是经济领域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社会主义。勿庸讳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增强了综合国力、国家形象和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而且带来了国民生活水平及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电子通讯传播技术的普及...
- 凡·高:一个火崇拜者发表于2011-08-10
- 他象夸父一样地追逐着太阳,最后在阳光中燃烧,轰然倒下——每当我看见凡·高的作品,总会想起古希腊智者赫拉克利特关于这个世界说过的话:“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凡·高正是艺术世界的火崇拜者,他的身世经历,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绘画创作都闪耀着生命燃烧的熠熠光华。他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自焚者,因为他,一个古老而...
- 血色浪漫与男性困惑——读邓箭今油画作品有感发表于2011-08-10
- 邓箭今作品很少直接去触及社会问题,无论是构置场景的画面,还是动作具体的形象,即使是男人、女人和小孩握着手枪,也和经常发生在美国校园的枪击案没什么关系。前前后后,贯穿其作品的是窥探的欲望,是男性对自我的窥测以及通过自我去窥视异性。所以他的画始终有一种自我审视和内心独白的性质,充满精神焦虑与欲念的困扰,纵情无解,欲罢不能。 当代艺术因为有女权的挑战,批评界很少研究男性,其实男性意识在绘画中的表...
- 王林谈展览策划发表于2011-08-10
- 记者:王老师在策展界这么多年,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展览,包括成都您也介入很长时间,从九十年代到现在,策划一系列展览,包括后来蓝色空间、K画廊、千高原的展览都有介入,那么对于成都这些展览空间能不能给一个评价呢? 王林:我觉得成都现在这几个民间的展览空间还是不错的,蓝色空间、K画廊,还有千高原,其规模不是太大但我觉得他们都做得非常努力、认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蓝色空间做得比较稳重,在选取艺术家...
- 问题意识中的创造性工作——王林访谈发表于2011-08-10
- 杜曦云(以下简称杜):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屡有“相似”或“撞车”事件发生,并频频引发学术界讨论。但我认为这类事件其实各不相同,并无统一的模式,应该条分缕析地具体对待。你认为呢? 王林(以下简称王):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谈。 其一,是本杰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到今天准确地讲应该是数码复制时代。复制技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复制成为文化生产的一种手...
- 王林谈女性主义发表于2011-08-10
- 女性主义评论在中国美术界似乎是热闹了一阵,在前几年有好多女性艺术家的展览。但我们像是消费商品一样在消费女性主义,已经把它消费过了,接下来就没有人再提起了,也没有人继续思考。批评家不愿意再说女性主义,女性艺术家也生怕说自己是女性主义,好像说女性主义就低人一等,就受到了照顾似的。很多女艺术家不愿意做女性艺术家,她们在谈论中说“我们就是艺术家,我们的艺术是要摆在和男性艺术家同样的水平上、标准上去...
- 雕塑的复制与转换发表于2011-08-10
- 文化处在激烈变动的时期,总是会不断冒出些风靡一时的新词儿,“山寨”一语最近流行正猛,似乎什么东西都非得“山寨”一下不可。此类集体强迫症亦可谓中国特色。荀子说 “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但约定俗成者却有一个稳定不稳定、长久不长久的问题。为捍卫本族语言之丰富性,我拒绝使用这种俗成且速成的东西,免得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着录音机在街上播放的时髦青年,遭后人耻笑不已。 ...
- 行为艺术与城市化生存发表于2011-08-10
- 作为一座城市,成都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异峰突起,自有其历史原因。80年代初期成都在艺术上还是一座沉默的城市。伤痕艺术和乡土绘画的成就,尽管被誉为“四川画派”,但主要还是发生在重庆四川美院校园内,与成都市没什么关系。何多苓、周春芽及谭云、朱成、邓乐等相继从四川美院学成后返回成都,当代艺术开始在这里渐有人气。新潮美术期间,戴光郁、李继祥、王发林等人揭竿而起,在成都组织“红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