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传承与超越:“四川画派”三十年发表于2007-07-27
  引言: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1976――2006乡土现代性到都市乌托邦:“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6月30在北京中外博艺画廊开幕,并展至7月30日。罗中立、高小华、叶永青、何多苓、奉正杰、钟飊等83位艺术家参加了此次展览,共展出四川油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90余幅作品。7月1日,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了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有近20名国内著名的批评家出席此次会议,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以“19...
美术批评需要有自身的方法论发表于2007-07-18
  引言:本文是《失语与重建》一文的一个小节,但考虑到批评与方法论之间的重要性,所以特地将本节提取出来,供朋友们批评、讨论。   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中国批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所谓的方法,便是要求批评家在进行批评实践时,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式不仅要有一种独立的、系统的批评理论作为支撑,而且要有一种独特的、自由的研究视角。而方法论则以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为依托,以批评实践为存在的方式,以大胆的求证为手段,...
艺术最终是没有性别的——浅议中国当代的女性艺术发表于2007-06-28
  严格说来,中国当代美术并没有真正出现以“主义”为特征的女性艺术,但却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艺术家。因为女性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和美国两次女权主义运动下的产物,之所以强调它的“主义”特征,主要是女性艺术出现之初便与政治、性别、种族等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它既是一股强大的艺术思潮,也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运动。但是,中国女性艺术的产生并没有这种独特的文化...
川美“新生代”:“新伤痕”与心理现实主义发表于2007-06-14
  在1986年到1989年间,四川更年轻的艺术家如忻海州、郭伟、沈小彤、杨述、陈文波、何森、郭晋等便背离了学院主义的创作模式,即使与同为现代主义时期的张晓刚、叶永青等艺术家的作品相比,“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具有了自身的特点。实际上,在80年代中后期,川美“新生代”的画家便开始重视对自身深度精神体验的表现,而这种精神表现并不同于“新潮”时期“北方艺术群体”所追求的崇高和绝对的理性精神,也与浙江美院张培...
失语与重建:对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几点思考发表于2007-05-22
  一 美术批评面临的失语危机   (一) 从兴盛走向衰落的美术批评   和近年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相比,美术批评则显得非常的滞后,甚至面临失语的危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中国没有职业的批评家、没有完善的美术批评机制,所以批评很难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同时,由于缺乏前沿的批评理论,缺乏多元的批评方法,所以批评很难保持批判时的先锋性和前瞻性的多元理论视野。除了上述的因素外,美术...
对新媚俗主义的批判发表于2007-05-08
  内容提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伊始,架上绘画领域便出现了一种媚俗化的倾向[1],尤其是90年代中期,媚俗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且媚俗还假扮成一种先锋艺术的姿态,时下,媚俗已汇集为一种潮流,成为了中国当代架上艺术的主流审美趣味。我将这种现象称为“新媚俗主义”。[2]在《为什么今天的美术展览会如此泛滥》一文中,我曾把这种“媚俗”现象概括为:“空间的表层化、色彩的艳俗化、造型的图式化、符号的中国化、审美趣味的庸俗化...
卡通并不仅仅只是一种风格:以四川的卡通绘画为例发表于2007-04-19
  卡通风格的第一次出现是在9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南方和广州一代的艺术家为主,美术界习惯将这批艺术家称为“卡通一代”。作为图像转向的多元化发展,卡通风格从2002年初又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美术界习惯将这一时期出现的艺术家称为“新卡通一代”。其后,从批评家鲍栋的文章《卡通了又能怎样》在美术同盟上发表后,迅即引起了广东艺术家响叮当的回应,围绕着“新卡通一代”的批评便由此展开。由于论者所持的批评角度不同,即使...
独立还是献媚:艺术市场对当代油画教育的冲击发表于2007-03-14
  当代油画教育存在的危机至少被双重的表象所掩盖。一个是国内这几年油画市场的持续升温和表面的繁荣。另一个是从1997年艺术类专业扩招后,各大美术学院或综合性艺术学院的油画系一直是艺术类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其实,作为美术学院的管理者,或者作为教师的艺术家大多都洞悉油画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但当这些问题还不至于影响到大家的既得利益时,于是,潜在的危机“被有意的漠视”了。概言之,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