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4489
文 章:99篇
评 论:214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格子》为中国人的冷漠埋单发表于2007-12-10
- 看了佟玉洁女士《〈格子〉:为新父权文化埋单》一文,通篇都以“炒作”、“无 知”、“变态”、“施虐”之类在谩骂,值得回应的不多。等俺日后有时间的话,找个机会跟佟女士对骂个三天三夜,俺可不吃“好男不女与斗”那一套,都是人么,凭什么只让一个佟女士骂得那么爽口过瘾? (黑为佟,蓝为俺) 误读,误读,再误读,使赵跃的毁容事件——《格子》,充满暴力与血腥的施虐行为,被新父权文化推崇为具有里程碑式的...
- 中国文艺绝症与“吴冠中现象”发表于2007-10-08
- (解释:“文艺”是广义上的文化艺术,而非文学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 关于“吴冠中现象”批评与反评判,争论由分歧而延伸到中国当代社会问题与文化症结上。首先,全社会对文艺的理解缺乏现代性起码常识,先入为主而铁板一块的成见比比皆是;其次,文艺前沿的学术研究严重匮乏,具有建设意义的艺术批评则少之甚少。中国文艺不仅需要常识启蒙,更需要学术前沿研究来支持它的发展。不然,连“形式与内容”...
- 误谬的“审丑”之说发表于2007-10-08
- 最近的美术舆论对“丑态图像”的抨击声,可谓不绝于耳,它似乎揭开“审丑”谬误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同时说明了中国整体文化艺术和学术思想的普遍滞后。“审丑”说的出炉是来自美学界的误导,从而导致人们对当现代艺术的误解。当代艺术所谓的“丑态图像”,它跟审美已毫无直接关系,因为当现代艺术复杂化囊括了人类一切情感思想的精神载体,审美只是早期艺术的原始形态。由于中国的艺术、理论、欣赏以及整体水平仍停留在以审美为...
- 关于艺术与技术发表于2007-10-08
- 大部分画家是把技术与艺术混为一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它会影响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与发展吗?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并不懂得生殖系统的原理常识,但照样性交与繁衍。正是如此,很多画家都认为艺术批评和理论学说全是瞎扯淡,甚至有人教训理论家“你去画几笔给我看看,否则给我闭嘴”。中国的画家,普遍持排斥理论的狭隘态度,并非高级到思想上去反对艺术被过度阐释。作为一名具有当代性意识的画家,不再可能出现“画得出来,说...
- 当代中国何止没有艺术大师发表于2007-09-24
- 当代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力不止一般的局限,基本停留在“美即艺术”或“艺术即美”的僵滞判断,收藏家、评论家及绝大多数画家,均不例外。在狂抬吴冠中的造神运动中,充分暴露了趣味单调和思想迂腐的社会文化状态。尽管当下艺术市场异常火,但不见得文艺走向全新的历史水平,这种商业浪潮只能刺激更多更滥的数量泡沫。艺术被动于权力与资本都是一种恶性现象,往往导致艺术丧失了其社会意义的原动力。健全的文化制度和资本方式,...
- 艺术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发表于2007-09-24
- 艺术的本质 (上篇) 艺术的本质是不稳定的。凡是既定的经典艺术都是已死亡的尸体,捍卫一种艺术形态的无限有效和再现都是背离历史规律与文明本能的行为,如果文明倾向稳定的态势,那它在最初诞生那一刻就彻底死亡。因此,艺术必然对那些僵滞的文化、审美、制度和价值进行破坏,其本能目的就是激活文明不至于在稳定中走向终结。 艺术作为人类情感思想的表现载体之一,其材料类型各种各样,它们的物质属性恰恰跟...
- 谁是体制的得益者:与苏旅先生的对话发表于2007-09-24
- 说明:《谁是体制的得益者?》由苏旅先生回徐维辛的留言。 我以《与苏旅商榷“谁是体制的得益者?”》作应答。 苏先生再以《答复程美信先生的几个问题》作为答复。 为了方便阅读起见,我将来回几次文章转换为对话录。 (苏为苏旅,程为本人) (一) 苏:首先不会是吴冠中,像吴这样的纯粹的风格型画家,无论在那个体制下的国家,自然会有欣赏者,人数的多寡而已。如果说吴得益于现体制,...
- 贫血艺术的根源发表于2007-09-14
- 在目前中国社会下,一切回避现实,尤其畏惧权力的文艺全然是“贫血艺术”。真正的艺术离不开对应生效的历史场景和社会语境。否则,艺术无法体现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作用。事实上,人类文明社会没有一天可以离开过政治,它是社会生活的秩序,人的活动均牵涉政治。如果一种艺术已彻底远离现实生活,它必然是空洞无聊的伪艺术。 形式美是艺术最原始的形态,也是永恒既定的主题。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它丧失了特殊的意义,如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