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外拓与内省 对当代中国版画的思考发表于2014-05-22
  中国现代版画,尤其是新兴木刻版画,开创了中国版画的现代之路。一方面使“版画”的概念得以形成,进而超越传统木刻,带着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进入到纯艺术领域,另一方面也因其大量印制产生的广泛影响,将现代版画社会化、传播性的本质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无论是从艺术作品的审美角度,还是从社会艺术史的研究角度来看,新兴木刻版画无疑都是版画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留下的最深刻印记。这种地位甚至在新中国成...
日常审美与当代雕塑新策略发表于2014-05-22
  无论是在艺术史中,还是在当代艺术的具体实践中,强调“生活化”、“日常化”,以及对社会的介入,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从达达主义到波普艺术,这样的例证并不鲜见。而且,关于日常化的讨论,在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层面上,也是近些年来的重要课题。譬如,2007年召开的第17届国际美学大会就将“审美泛化和美学回归”作为重要的话题讨论,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亦被定名为“日常奇迹...
十年轮回 1998-2008年四川美院创作的发展发表于2014-05-22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四川美院当代艺术创作,尤其是油画创作非常活跃的一个时期,在价值取向、艺术观念、创作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探索和发展形势。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复地,地势绵延多山、江河交错,冬季阴冷多雾、夏季酷热潮湿。虽前为计划单列城市,后荣升直辖市行列,但小农经济与重工业生产两极性严重,其发展一直相对于滞后,信息闭塞,交流缺乏。在这种先天条件下,产生“乡土绘画”和“伤痕绘画”...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策展人发表于2014-03-2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艺术界开始迎接策展人时代的到来,一时间策展人成为艺术界的资源枢纽和配置核心,掌握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权,学术评定话语权,展厅展墙的分配权,乃至获奖和收藏的推荐权。然而,中国策展人从一开始就不得不面对中国艺术界特殊和复杂的现实,当代艺术运行系统机制的缺乏使得他们的工作范围远远超出了展览本身。尤其是对独立策展人而言,从学术构架、作品遴选、展览设计,到寻找资金、确定场馆、画册编...
中国式策展发表于2014-03-21
  职业化策展人靠策展生活,只要靠策展生活他的展览就会跟利益挂钩,独立策展人并不靠策展生活,是一种思想上独立的价值判断,在经济、学术各方面都保持独立。中国不是缺独立策展人,而是缺有独立精神的策展人,而越来越多的独立策展人又在面临一种全球化的批判,全球都在反独立策展人,因为独立策展人也是一个权力集中的结果,他们对艺术家、作品的选择,甚至还向藏家、美术馆推荐作品,权力过于集中,一个人的判断是否能代表大...
新水墨新在何处发表于2014-01-07
  “新国画”“新中国画”“新水墨”“新工笔”等概念是近年来艺术界关注的热点,既然称之为新,那么新在何处呢?“新水墨”自然对应着的是“旧水墨”,后者与“传统水墨”基本一致。而“传统水墨”的核心又多指传统“文人画”。这种“旧”,实际上在清末就已经被打破。康有为提出了中国画之衰败,继而陈独秀等新文化(3003...
当代艺术“划界”与“跨界”再思考发表于2011-08-26
  “艺术的边界”是个老问题,尽管其历史无法媲美“宇宙起源”,但亦堪称“经典”。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春秋战国,“艺术”一词所包含的范围均极其广阔,如果说当时“艺术”有边界的话,那也是一种相当宽泛的指称。作为现代社会兴起的结果之一,“艺术”有了相对明晰的界限,“学科化”赋予了它自身的边界,但与此同时,现代艺术的不断越界又将其概念的...
“挪用”与“抄袭”刍议发表于2011-08-26
  近来,牧源状告蔡国强奥运焰火“大脚印”侵权、曾梵志《豹》被媒体报道抄袭美国摄影师斯蒂夫•温特在《国家地理》发表的摄影作品《风雪之豹》,将艺术侵权推向一个焦点,包括几年前刘向东质疑隋建国、邱志杰等事件在内,这些案例可能更多地是法律内部可以试图去解决的问题。而一旦艺术侵权与“挪用”发生了关系,就会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它所涉及的大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固定的艺...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