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21713
文 章:53篇
评 论:8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从“形式美”到“中国抽象”——由吴冠中谈起发表于2010-12-10
- 2010年因为好几位老艺术家的去世显得有些沉重,张仃、华君武刚走,吴冠中也离开我们。对于我们这一辈人而言,对他们的认识大多是从书本和课堂开始的,尽管没有耳提面命的情谊,但却能够更理性地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或许,这也不失为另一种收获。张仃先生和华君武先生早年就投身革命运动,以画笔为刀枪,为国家和民族走上独立、民主的道路而呐喊,后又都有延安“鲁艺”经历,可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捍卫批评发表于2010-12-08
- 十年前,当“批评的失语”作为一种现象和一个问题被艺术界广泛关注开始,就不断地引发批评家们的讨论,甚至焦虑和恐慌。然而,这种最初的焦虑和恐慌并非来源于批评自身的理论危机,而是更多地源自权力的丧失。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艺术批评就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组织力量,当时被称为“理论家”的批评家们更是“新潮美术运动”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不过,无论是此时的...
- 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期待发表于2010-05-06
- 二十一世纪已经悄然度过它的前十个年头,世界观众对“中国当代艺术”期待却悄然发生着转变。一方面,世界当代艺术的格局较十年前已发生了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并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自身也在与欧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中显现出矛盾,并不断进行着自我调节。在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威尼斯参展历史之前,我想有必要对“中国当代艺术”这个短语中的“中国”二字进行一点简短的思考,毕竟,&...
- 独白:个体经验的再现与表现发表于2010-04-30
- 所谓“独白”,一般是指自言自语的意思,以直接描绘的形式展现内心世界,多与日记、孤独、自我、封闭等事物和状态相关联。然而,对于眼下的当代艺术而言,它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作品并非仅仅是表现主义的情绪发泄,其价值也不仅仅是论证经典现代主义的“异化”理论;而是成立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具体语境,关乎于每一个艺术家极其特殊、无法代替的个人“主体性”。 在我所考察的艺术家中...
- 雕塑VS装置发表于2010-04-28
- 一, 题旨 无论是前卫还是后卫,先锋还是保守,边缘还是主流,所有文化艺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性意义最终都将以概念的形式得以沉淀和展现。本文将雕塑和装置两个概念分割开来,并无意否定两者间的渊源关系和(特别是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的)互渗关系,而只是为了在能尽量将问题说清楚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一种划分。本文更无意将雕塑与装置二者对立起来,相反,我将在本文中讨论它们在形态学、文化学上的根源、发展、影响和区别,...
- 艺术史的“绑架”发表于2009-09-09
- “叙事”无疑是当代学术研究中最复杂的术语之一,对它的使用和探讨几乎涵盖了当代一切研究领域,艺术史学科也不例外。事实上,“叙事”一词本身并不难以理解,无非是通过文字或语言叙述的方式来呈现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更通俗地理解,即是“讲故事”。然而,如何解释不同叙事主体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叙事”产生差异的原因何在?“叙事”是否存在客观性?…&hellip...
- 民族主义、本质主义与后殖民批评发表于2009-08-14
- 后殖民批评,源起于197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 Said)[1]《东方主义》(Orientailism)一书的出版——今天的后殖民批评家和研究者多把这一事件看作后殖民批评产生的标志。后殖民主义批评在1993年被译介到中国,最早是张宽和钱俊在1993年第9期《读书》杂志上发表的介绍赛义德理论的两篇文章《欧美眼中的‘非我族类’》、《谈萨伊德谈文化》。虽然文中并未明确出现“后殖民...
- 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发表于2009-07-17
- 论及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的发展,最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或许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在。但情况或许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令人振奋。一方面原因是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依然笼罩在上一辈艺术家图像范式的阴影中;另一方面原因是创作观念的简单化,像“卡通一代”、“图像转向”这样的创作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而言,不过是在表现对象上有变化,但本质上依然未能摆脱“反映论”的尴尬。或许这无法简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