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67077
文 章:33篇
评 论:119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乙未观画记四则发表于2016-03-07
- 2015年到2016年春季,世界范围内,各大博物馆先后推出重量级古书画展览,披露大量古书画,极大地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笔者先后前往参观,就北京故宫、苏州博物馆,台北故宫的几个展览,写了几篇参观笔记,现在汇集在一起,发表出来,以赞叹这个伟大的展览年。
- 宋画流行与学术展望发表于2015-03-25
- 在美国过春节,比较清闲,但是屋外大雪,不能出门,只好在网上琢磨事。最近看到一些微信,都在谈宋画,似乎宋画有流行的趋势。最近如果不与人讨论一下宋画,似乎有点落伍,于是很多人看微信补宋画知识,期待不落伍。 我当然高兴宋画流行,原因很简单,我不愿意自己关心的东西成为冷门,何况宋画也值得热切关注,不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
- 《甲午书画札记五则》(下)发表于2014-12-23
- 虽然涉足鉴定很久,但是回想起来,在鉴定方面,我只有过一个老师,还是瓷器方面的,他就是上海的孙显堂先生,他教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帮我在市场上看真伪。 1999年到2001年,每周我们在逛晓市的地方碰面,当时他60不到,每周六天不亮,孙老师就到了市场,在黑乎乎的、充满各种味道的交易市场,我们每周至少实战一次,买了东西就回家研究,因为我们出的价钱都不算高,因此,不得不经常冒险买一些当时看不明白的东西,偶然...
- 《甲午书画札记五则》(上)发表于2014-12-22
- 最近几个月,呆在上海,写了几篇有关书画鉴定的小文章,发在武英微信上,这几篇文章讨论了书画鉴定一些基本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现在汇集起来,加一个总标题,供大家参考。 一,书画鉴定不是难事 最近很多舆论以为,书画鉴定很难,很难,而且还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以我这个略具书画鉴定经验的人来看,书画鉴定并不难。西方学术界有一个说法,任何一个专业,学习1000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入门。从这个标准来看,每天...
- 淮安明墓出土书画再研究发表于2014-07-31
- 1982年4月24日,江苏省淮安县明代王镇墓中,出土两卷共25幅书画,绘画24幅,书法1幅。在当时这也是一件重要的社会新闻,当地社会,纷纷传说发现了唐伯虎绘画。 淮安这一次书画出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淮安明墓出土书画》一书,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写了前言,徐邦达先生也撰文研究。现在这批书画收藏在淮安市楚州区博物馆。
- 揭开何绍基早期书法真貌发表于2014-06-26
- 作为大书法家的何绍基(1799-1873),目前还面临两个方面的困境。一个方面在于,以往总是把何绍基“碑学化”,把猿叟“妖魔化、晚年化”。这三个“化”的评价,始终干扰人们正确地看待何绍基的贡献。“碑学化”是动辄称何绍基为“碑学大师”,依据就是强调何绍基从汉碑中学习到的东西,强调何绍基26岁购买到的《张黑女墓志》,决定性的影响到他的风格、他的水准。...
- 妄谈笔法发表于2014-06-04
-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概念,传说中,有多个不确实的故事,什么钟繇求笔法等等,皆非史实,但是笔法本身的重要性,则是毫无疑问的。纵观书法史,凡是笔法失误的时代,就没有好的作品,只有重视笔法的时代,才会佳作频出。到目前为止,关于笔法问题,有很多零星文章,但是仔细考察这些文章,绝大多数,在“就文献、谈笔法”,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还有部分讨论,极力抓住细枝末节,忘记了书法与笔法的关系,也就是忘记了全...
- 山水正脉--八大山人《绢本山水条屏》解读发表于2014-04-12
- 20世纪以来,对于八大山人(1626-1705)的阐述,海内外学者一直抱有巨大的热情,这使得有关八大山人出版物的数量,成为中国古代画家的第一名。显然,对于中国画研究来说,有两条道路可以走,一条是研究作品本身,一条是研究画家的社会背景。八大山人的社会背景,存在巨大的吸引力,研究八大山人的“身世”,以及把“身世”与“作品”联系起来的“八大山人作品阐述”,也就成为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