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政治前卫与美学前卫发表于2008-12-31
  从1976年到80年代初,中国美术界并没有出现西方现代主义意义上的抽象绘画。然而,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建构意识却为其后抽象艺术的萌芽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就70年代末的绘画来看,只有少部分作品在形式上具有抽象性的因素,但形式仍必须为内容服务,形式并没有进入“纯粹”、“自律”的状态,我将其称为“非具像性绘画”[1]。但在当时特定的艺术环境下,它们已被赋予了一种前卫艺术...
不能将“挪用”庸俗化?发表于2008-10-16
  挪用(appropriate)由两个基本的词源构成,“ap”源于拉丁文的“ad”,指给予的意思;“propriate”指个人拥有某物,两者结合起来,意旨将别人的某物作为己有。简要地理解,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挪用就是指艺术家利用过去存在的图式、样式来进行艺术创作。但是,“挪用”并不同于简单的“模仿”,因为“挪用”背后涉及到艺术家深层次的意义诉求,以及创作方法背后...
回顾“人民·历史”发表于2008-10-09
一九六八年某月某日·雪 (油画) 程丛林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反思文革”和“解放思想”的浪潮中,艺术家反思历史,审视现实,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阶段。1979年,以程宜明、刘宇廉、李斌创作的连环画《枫》、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某月某日·雪》等为代表的美术作品,标志了“伤痕美术”在美术界的出现,并先后呈现...
方法论的差异:高名潞、栗宪庭对抽象艺术的讨论发表于2008-09-27
  2003年,批评家高名潞[1]策划了“极多主义”展。在他看来,“极多主义”不是一种抽象风格,而是85时期“理性绘画”在观念和精神上的又一次拓展。尽管表面看某些“极多主义”的作品与西方抽象艺术有相似的特征,但是“极多”的意义并不体现在形式本身。诚如高名潞所言,“对于‘中国极多’而言,形式作为微不足道的日常纪录,并不追求某种有主次对比的&lsquo...
影响的艺术发表于2008-09-27
  【内容提要】:艺术史是一个无法预知情节的叙事过程。就像马塞尔·杜尚在过去50年中逐渐成为卓越的艺术家便是最好的证明,不仅如此,批评标准也因为他的声名鹊起而改变。今天看起来彼此不相关的作品,明天将不会被这样认为。一个被称赞的当代艺术家在风格上与过去某位艺术家的关联都能开启从前关闭的门,并以一个新鲜的视角将被轻视的作品或者被遗弃的创作时期重新纳入艺术史的叙事之中。于是,历史学家和批评家将会以新...
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发表于2008-09-12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已进入鼎盛阶段,但是,以格林柏格为代表的批评家坚持以抽象——表现为核心的现代主义的形式绘画观念却遭到了以约翰斯、莱茵哈特、斯特拉、沃霍尔等艺术家的质疑和批判。而弗兰克·斯特拉却以反形式、反主体性、反绘画性的艺术实践成为了早期极少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而他的“你看见的是什么就是什么”的艺术主张更是极少主义运动的艺术宣言。本文以斯特拉的绘画...
貌合神离:浅论当下的“伪抽象”绘画发表于2008-08-11
  如果假定有一种“伪抽象”艺术存在,那什么又是“真抽象”,或者是“有意义的抽象”呢?依据常识,只要一件作品没有出现写实的形象,摆脱作为符号性图像带来的意义阐释,单纯从画面的抽象形式上看,它们都可以属于抽象艺术的范畴。但为什么一定要将“伪抽象”作为一个话题提出来讨论呢?原因在于,大致在2003年前后,中国艺术市场对抽象艺术的接纳似乎意味着抽象艺术表面的“复兴&...
商品“拜物教”与符码建构的消费景观发表于2008-08-04
  2003年底,俸正泉开始创作《我的山水》系列。之后,对当代消费景观的表现成为了他作品言说的主题。在视觉图式的表达上,俸正泉的早期方法是借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式来呈现当代物质化的现代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花束,以及各种代表当下消费社会的物质图像:香水、提包、口红、冰激凌等等。它们被艺术家精心地置入背景的山石中,一些在山巅、崖壁上,一些在山谷、河滩旁,由此形成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效...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