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4878
文 章:25篇
评 论:1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得“意”而忘“形”——谭平的绘画创作(组图)发表于2011-07-11
- 绘画产生于人的目光,产生于目光注视的那一瞬间。谭平的绘画在我看来是凭借理性与直觉创作他的作品,释放出了一种松弛和张力。它们既是在控制和自由之间的平衡,又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争斗。在最近的绘画中,谭平不拘泥于任何的规矩或逻辑,但他保持了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又排斥了绘画的重复性,让偶发性与陌生性相遇。他的绘画线条是书法与线条的抽离,线条呈现出时而折断、时而隐去或自我伸张的风格。它就像雅克·德...
- 刘庆和:一项介入苏州的“浮现”计划发表于2010-07-22
- 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主题。追求日新月异的催生心态,让腾飞的现实正在以快捷的速度朝偏远和相对落后的地带辐射着。更多的具有说服力的数字表明,政策的推行和计划的实施,是围绕着把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作形象工程来推动,从而竖立起榜样。让世界看中国是我们今天的集体期望。作为一个身处于这个社会转型阶段的生活中人,刘庆和以他对待自己多年来水墨艺术实践的敏感和超越,同样怀着他多...
- 我与库内里斯发表于2010-05-20
- 与詹尼斯·库内里斯(Jannis Kounellis)第一次见面是我从西班牙回来以后,在这之前他来中国已有一个月了。面对中国展现出的活力,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在访谈中谈到了几个核心问题,即贫穷艺术作品的开放性以及贫穷艺术的精神渊源。 提及他1969年创作《无题(12匹马)》这个作品的观念时,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认为《无题(12匹马)》更多地是使画廊在空间的功能上产生出一种变化,当马被拉进画廊,画廊随即变成为...
- 中国抽象艺术的境遇发表于2008-11-19
- 一、抽象词语的涵义 关于抽象(abstract)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西方翻译的概念。从词根上看,抽象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拉丁语中。抽象(Abstract)的词源来自于中世纪拉丁语abstractus,abstractus来自拉丁语过去分词abstrahere,意为拉开、拽出,其中前缀abs,指离开,trahere是指:拉,曳。 事实上,“抽象”的本源包含了如下几个层面的含义:“与具体事实无关的,如‘抽象实体’”;&l...
- 亚洲在哪里?发表于2008-09-10
- 今天,亚洲当代艺术倍受国际广泛关注,亚洲认同(身份)也随之得到提升。这种文化转变显然与“冷战”后尤其是全球化带动的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那么,为什么亚洲艺术问题要被提出呢?尽管亚洲艺术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是缺乏对亚洲艺术所包含的差异、传统、民族、宗教、习俗的细察和深究,基本上停留想象的亚洲。因此,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思考和行动的开始。倘若要认清亚洲当代艺术在...
- 理想作品短评发表于2008-09-01
- 艺术家王国锋的建筑系列摄影作品,针对的是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他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并运用摄影考古学的方法,对过去的社会主义建筑——体现国家意志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了主观和客观的拍摄。其中艺术家拍摄的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的一批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所隐含的意义远远超出建筑的实用功能本身。这些建筑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西方古典风格及苏联模式,并...
- 扩张的雕塑——黄笃与展望对话录发表于2008-05-05
- 黄笃: 1995年以前,你创作的雕塑是学院写实主义方法的沿续,在这之后,你突然做了一个不锈钢假山石雕塑叫《太湖石》在1995年被选入我策划的中国与德国艺术交流展《张开嘴,闭上眼》(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作出这样一件作品出来让人很吃惊,这件作品较之以前的作品好像有一个断裂,我非常想知道这个断裂的原因。 展望:所谓的学院派,某种程度上讲是惯性的,就是说凡是从学院出来的人,一开始都是很难摆脱学院教育的。...
- 与2006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团队对话发表于2007-12-06
- 卢缓(以下简称卢):2006上海双年展策展团队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并来自于多个国家,这将能更完整地体现本届国际化、多元化的理念,学术性也将从多个角度得以实现。首先,请大家简述以往的策展经历。 黄笃(以下简称黄):我主要策划的展览有1995年中德的装置和多媒体展览《张开眼闭上嘴》;1999年墨尔本双年展的中国馆;2000年北京的《后物质》;2002年纽约的《制造中国》;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助理策展人);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