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12897
文 章:16篇
评 论:6篇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吴为:朱其的水墨“中毒”发表于2010-12-08
- 在2010年11月12日《北京商报》“中国当代艺术周刊”发表的一篇对朱其的访谈《中国当代水墨发展止步不前》中(见《新浪网》朱其的博客),朱其又抛出了一些荒谬的观点。 一、水墨“本质主义”的“书写”偏执 朱其说:“当代水墨比较多样化,但大部分作品偏离了中国画的传统核心。很多艺术家用水墨做‘表现主义’,他们更多是将水墨作为一种材料与西方的观念艺术和语言相结...
- 吴味:金锋获奖彰显谁的悲哀?发表于2010-11-10
- 金锋终于获奖了,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的“年度艺术家”奖,这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事!毕竟金锋那种比较独特的艺术方式,对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本体论拓展“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可能的重要意义也是我从2005年金锋创作《秦桧夫妇站像》以来,要从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建构的角度给予他持续的深度关注的原因。然而,欣慰之余,一股悲哀又涌上心头! 金锋早在2005年创...
- “资本神话”与“苍蝇艺术史”发表于2010-05-21
- 在《“重写”历史还是“拐卖”历史?》一文中,我论证了由吕澎、朱朱和高千惠共同策划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展”(以下简称“改造历史•新艺术展”)并不能真正地“重写”新世纪十年中国当代艺术史,它“重写”的是实际上是伪艺术史。(参见《艺术国际网》“吴味的艺术空间”2010年5月11日文章)然而,它到底“重写&rdq...
- “摄想·观念摄影6人展”座谈会纪要发表于2007-11-28
- 座谈会时间:2007.11.18.晚7:30-10:00。 座谈会地点:深圳22艺术区1号楼一楼“悟•艺术空间” 座谈会主持:吴味(策展总监、参展艺术家) 参加人员:参展艺术家、深圳22艺术区艺术家、格丰艺术机构工作人员、艺术爱好者 录音整理:肖燕、吴味 整理方式:尽量尊重发言者原话,将录音不清楚的句子根据发言者主要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衔接。限于时间,整理稿未经全部发言者本人审阅,错...
- 思想之影:观念摄影6人展主题阐释发表于2007-11-28
- 在当代艺术时代,艺术是一种“观念”的形式。所以当代摄影同样会在“观念”的创造中,使摄影不再是现代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而是当代艺术的“有意义的形式”,这种“意义”正体现在当代摄影不再是一种“审美娱乐”,而是“观念批判”。在当代摄影中,艺术家的镜头对准的不是大千世界的“美”,而是生活中“问题”,艺术家要将...
- 圄于艺术的内部:金锋的《仿真警察》批评发表于2007-08-20
- 金锋的《仿真警察》作品【1】让我想起了金锋另外一个未实施的作品——《实话实说》(名称不一定对),其内容是金锋仿照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一个“你怎样看孙志刚之死”的“实话实说”节目,参加者有孙志刚的父亲等亲人和其他普通人,节目形式与崔永元主持的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完全一样,电视台准备选在香港凤凰卫视台。 两个作品都针对了中国的人权状况和法律制度问题(当然牵涉...
- 批评更不是“耍无赖”:评段君的《惹不起的批评》发表于2007-07-02
- 【作者按】 我不得不承认,在生活中对付无赖我毫无办法,“打”,怕打脏了我的手;“骂”,怕骂脏了我的口;“说”,不起作用,因为无赖原本不怕“说”。在艺术批评中,对付“无赖批评”我同样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无赖批评”“胆子大、浑不吝”、“随心所欲”、“胡搅蛮缠”、“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乃至“血口喷人”(参见正文“注释—18”),像我这种努力想做“规范批评”的人,还能有什么绝招?所以,面对段君...
- 批评不是“连蒙带猜”发表于2007-06-13
- 相关链接:段君:酸腐的批评(一) 在我写了《艺术批评更不是“情绪反应”——回答陈美信》一文,以批评陈美信的“感觉化批评”以后,不料我又看到段君写的一篇更为“感觉化”的批评文章——《酸腐的批评》【1】。当然像段君这类只图一时嘴巴痛快的“连蒙带猜”的“感觉化批评”,本身并不值得反驳。但段君的批评已牵涉到艺术批评的方法论和学科建设问题,所以有必要给与某些针对性的讨论。 一、艺术批评是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