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64067
文 章:65篇
评 论:253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新水墨热”一种集体起哄发表于2017-07-21
- 李小山:“传统复兴”本身没错,但要看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是以“传统”为旗帜,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复兴”是朝后看,是用国情的独特性替代普世标准,是以一厢情愿的想象遮蔽了现实存在。它和“大国崛起”幻觉相一致--我知道,纸糊的巨人看起来也算巨人,但实质是什么,应该是一清二楚的。 至于说“新水墨热”,正是在此背景...
- 中国画坛怎么就成了江湖?发表于2007-10-18
- 早些年读过一些金庸的书,对江湖这个概念的印象颇深,昆仑派、天山派等等,武林中人互相拉帮结派而又门户森严。最近,我发现我们的中国画坛也时兴起这一套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我讨伐当代中国画,称之为穷途末路,“武林”中人不信这个邪,纷纷口诛笔伐,把我批得体无完肤。说实话,我倒乐意让事实来证明我是错的,毕竟都是华夏子孙,龙的传人嘛。但是我错在哪里呢?若干年过去了,眼下连我那时批评的刘海粟、李可染这等...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形态发表于2007-09-12
- 对于预见、预测和预言之类,我一向有些胆怯,因为我从经验中发觉,事物的发展演变很难被人确切地把握,无论是理性的尺度还是思维的推论,总有其无可避免的缺陷。大到社会运动,小到个人的日常经历,必然性和偶然性,规律与变异,水的作用更大并更具有影响力,我想一切人为的结论都不会是完整的。但是我不是怀疑主义者,用罗素的话说,怀疑主义是懒人的把戏。我愿不断追究,在一些具体的事物上获取观察的结论。当有人把这个命题...
- 艺术的评价发表于2007-08-30
- 一天上午,从不注重打扮的毕加索西装革履,喜气洋洋走出家门。他要去卢浮宫,那儿有他的作品展出。中午时分,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师神情沮丧地回来了,家里人追问其缘由,大师叹息着说了一句:他们才是大师啊。以上是毕加索女儿回忆的大师经历。他们才是大师——什么意思呢?别认为毕加索不自信,他曾说过,我是洪流,我将冲垮一切障碍。但是,他心悦诚服承认了这一点:他们才是大师——从古到今,艺术史那一连串光辉夺目的名字。不...
- 提问有多重要发表于2007-08-30
- 提问能力的丧失,意味着思想的僵化和枯萎。我看到,在很多场合下,思想界的人士更愿意趋同而不是坚持独立,把某种臆断的观念奉作真理,费尽笔墨为之寻找依据;或者将某种常识的东西当作精深的理论,大加吹嘘,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无异是愚弄。罗素主张适度的怀疑主义,以保持对任何事物提问的权利。我想,如果思想者能够自由地思想,而不受外力压制的话,我们面对的实在,该提问的方面太多了。 倘若思想者在思想之前首先考...
- 缅怀大师发表于2007-08-29
- 一个同行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同代人不能评价同代人,所谓的大师全是后世追认的。这话本身有几分道理,然而我知道说此话的他是在掩盖一种不敢面对的真实。确实,同代人之间由于距离太近的缘故很容易看走眼,尤其在我们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阿猫阿狗都粉墨登场,有理直气壮背靠体制这棵大树的,有死心塌地勾结官场或商人的,还有仗了老外“慧眼识宝”而大抖威风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家”、“大师”满天飞,展览和画册铺天盖...
- “接轨”之难发表于2007-08-29
- 若干年前劳申柏的展览来北京展出,引起许多话题。观众面对介于垃圾和艺术晶之间的作品大惑不解,艺术怎么了?难道随便什么东西一经艺术家的手,就叫做艺术了?也在若干年前,欧美一些艺术理论家大声疾呼必须认真清理20世纪的艺术——他们认为,当今大部分所谓作品不过是借创新之名制造的垃圾,如此下去,艺术就将彻底死亡。然而,另一部分理论家则发出艺术死亡了吗的疑问,他们毫不犹豫地捍卫艺术创作的自由,以及对艺术多样性存...
- “断裂”之后,该做什么发表于2007-08-29
- 我想,如果远距离看中国当代文坛,仍然会给人单调灰色的感觉,在风格样式和手法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别。新升代、断裂、70年代后,等等概念仅仅是为了言说的方便,实质上缺乏刚劲的支撑。并不是我对它们没有热情,不是的,我赞赏它们之中有些写作者,甚至敬重他们,然而,这与判断不一是回事。“断裂”丛书这四位作家在文坛已经享有名声,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确立了写作的方向,其中,韩东、鲁羊、朱文由于个人关系,他们的作品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