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当代艺术

杨小彦

杨小彦

RSS订阅

1957年6月22日出生于广州, 中山大学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学历:...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75290

文  章:173篇

评  论:10篇

 
观看秩序与视觉记忆发表于2009-12-21
  历史书写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书写框架,而书写框架无疑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新中国六十年是现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年份,也是重建民族国家、焕发古老文明的崭新时代。在这短短的六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一改昔日旧观,而且还成为今日世界不容忽视的政治与经济力量,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显然,讨论新中国六十年文化方面的发展,以上所说的伟大变化是基础,也是论述的基本框架。这是没有异...
杨之光的晚年事业-从“杨之光美术中心”说起发表于2009-12-15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杨之光从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下,同时也终结了大半生的美术教育工作,与夫人鸥洋一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洛杉矶大女儿杨红、女婿何建成的家,过起了闲适的退休生活。   出于一个艺术家的敏感本性,即使在闲适的日子里,杨之光也不曾停止对艺术的思考。他在作画之余,开始观察北美的艺术教育,研究其中的理念。女儿杨红在美国研究的是儿童美术教育,这给了杨之光一个难得的机会,从容与女儿交换...
杨之光:水墨革命与革命水墨-----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情意纠结...发表于2009-12-15
  一   回顾近一百年中国美术史,我以为重要的是确认其中之关键主题,否则这一段历史将无法书写。   在我看来,这一关键主题就是写实主义的引进与兴起,以及伴随这一引进与兴起所催生的写实人物画之发展。传统水墨画在向现代形态转型当中,根本无法绕开这一主题。甚至在水墨领域对写实人物画之推进还构成了其中鲜明的时代特性,是其历史价值之所在。   我曾经在若干篇文章中论及到这一点。我在讨论王肇民的艺术时强调:...
李纲之痕发表于2009-11-27
  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熟悉了笔墨、在花鸟画上自由出入的水墨画家李纲,突然不再摆弄笔墨,而是把笔甩掉,用另外一种形式,比如把宣纸折叠,其中一部分浸泡在墨汁中,然后拿起展开,形成一种似乎有规律,其实不无偶然性的墨迹。再比如,用日常器具,像茶杯、瓷碗盖之类,在展开的纸上不断地像盖印那样,以形成另一种重复性的,细看却颇有变化的系列斑痕。李纲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把不同颜色的毛边纸片贴在已经按照上述...
杨小彦:尚扬艺术论发表于2009-10-29
  纵观尚扬跨越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创作,又可以分成两个略为不同的系列,一是“大风景”系列,另外一个就是“诊断”系列。两个系列在象征性这一点上是有着内在联系的,都明确指向一个根本性的目标,那就是思考人类的处境。当然,尚扬首先是从中国的角度去开展他的“绘画思考”的,这显然又符合他“反20世纪”的艺术目标。   “大风景”系列,从绘画经验上看,自然可以...
《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序发表于2009-10-19
    当王雁和司苏实嘱咐我为老摄影家顾棣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写序的时候,我不胜惶恐,也颇为难。原因是,首先,我对那一段历史知之甚少,虽然也翻阅过一些资料,查看过部分图片,但离从容讨论所需要的知识背景,仍然有相当差距。其次,对比顾棣老先生大半生持续不断的资料整理,尤其面对他写了六十多年的个人日记,以及日记里所存留的珍贵史料,我无言以对。我内心除了敬佩,别无杂念。再其次,当我在山西太原司苏实的...
多样化的生活与多动症的艺术发表于2009-09-25
        我一直在寻找讨论孙晓枫艺术的基点。作为一个艺术家个体,他那充沛的精力决定了他的多样性。就艺术实践言,他以油画出名,但平时却花不少时间从事水墨,而且,其笔墨基础甚好,有海派的韵味,似乎还可以远追八大,自然除却了八大的孤愤与寂寞,而多少留有这个奇才的流畅。他的油画似乎应该归到南方的“卡通一代”。当年他也是追随这一艺术潮流,成为中国“卡通一代&rdq...
重返对象之路----张伟的青春观及其油画实践发表于2009-09-14
  长期以来,张伟一直在坚持一种个人的青春观,这在他的油画实践里可以看得很清楚。在我看来,他的这种青春观大概成型在求学年代,并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塑青春梦想的艺术潮流有关。这一潮流,当时被称之为“新生代”,是六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们几乎不约而同的一个内在的审美目标。今天,这个潮流似乎已经成为历史,赖此成名的艺术家也蜚声海内外,但对这一潮流的仔细分辩与研究,却似乎并没有真正开始。至少,对于艺...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